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时龙泉❨现在浙江龙泉)人,擅长七言绝句,有≪靖逸小集≫。
诗词注解
游园:到园中去访人或赏景。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
怜:爱。
屐齿:木底鞋下突出的部分。
苍苔:青苔。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用树条或木棍做成简陋的门。
诗句大意
我应该爱惜园门石阶上的苍苔,于是轻轻地踏在石阶上,怕木底鞋在石阶上留下脚印,轻轻地敲那柴门好久了,也沒有人来开门。想必园里的花开得正好,这些花所代表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了墙外。
意境赏析
这首诗写得抑扬跌宕,波澜起伏。作者满怀信心而来,几乎失意而归,意外的有所发现,得到了慰藉和欢乐。
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反映作者要游之园,门前长着青苔,柴门真是简陋。青苔一般长在树木遮蔽,阴暗潮湿的石头上,可见所游之园较为隐蔽,园里很少有人出入。园主很少与外人和外界来往。阳光充足,人常踩踏的石头是难以长青苔的。可是很多人解释“应怜屐齿印苍苔”为“大概园主爱惜园内的苍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踩踏的痕迹。”作者连园主见都没见到,怎么能揣测出园主的心意呢?“柴扉”二字说明园中清贫简陋,园主超凡脱俗,有淡泊之志,有静寂之情。“久不开”说明游人敲了很长时间的门,门却不打开,也说明门是内栓而不是外锁。如果柴门是外锁说明园主外出不在家,游园的人就不会长时间的敲门会直接返回。柴门内栓说明园主可能在园里,游人才长时间的敲门。这也说明游人是慕名而来,不达目的不罢休。游园之人心存博爱,怜及苍苔,不愿留下行踪,想见园主,又怕惊动太大,才“小扣柴扉”,游园之人爱慕中带着谨慎,虔诚中怀着敬意。 这和刘备三顾茅庐其情其景极其相似。刘备前两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去请他出山,但都没有见到本人,失意而归。第三次,刘备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地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堂中,同诸葛亮见面。刘备三顾茅庐表现其诚心诚意。三顾茅庐也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是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种考验和试探,刘备是否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是否配得上自己为其出谋划策,又是否能够让自己的计谋真正得以实施并且能够得到重用。为什么“久不开”呢?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离不开,当时宋末元初,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中国,重武轻文,汉人社会地位低下。汉族中的尚清高有气节的人士,不服元朝统治者,采取不臣服,不反抗的态度,遁入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离的隐士生活来表明志向:不与元合作,不同流合污。园主也许认为来人是劝降纳叛,请他出山,表现了园主在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的高风亮节和坚定不移的意志立场。来人轻手轻脚,行为不是磊落,有如行贿送礼之人,”才有那“小扣柴扉”和“柴扉久不开”。园主才让游人长时间的等待。游人精诚所至,园主金石难开。人不开门,园景难观,意外地发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流露出满园的春光。诗中表现出那种“园主未见德已见,未观园景已观春。”的意境。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已成为千古名句。它说明春天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事物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
意境赏析独家原创,未经同意不得引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