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N多抗衰老营养学著作之后,凯姐认为吃肉这个问题可以单独拿出来研究一下,因为民间、医学界、健身界对吃肉的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
肉食主义者无肉不欢,素食者闻肉变色。有凯姐忙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把这篇史上最全的吃肉攻略给大家总结出来了。
01
肉的分类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当中,可以食用的肉类是非常多样的,鸡、鸭、鹅、猪、狗、兔等等,只有人们想不到,没有人们吃不到的。
这些肉类按烹饪前的颜色可以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和白肉都是营养学上的名词,红肉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具体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
另外,红肉还包括了经过腌制,熏烤,或其他增加风味,和储藏时间手段处理的肉类,包括热狗,火腿,香肠,午餐肉,培根,咸肉,熏肉……
白肉指的是烹饪前呈现白色的肉,鸟类(鸡、鸭、鹅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可以算作白肉。尽管如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但是也算在白肉的范畴里面。
注意,烹饪後的食物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红白肉的标准。不管牛肉做成什么颜色都是红肉;同样,猪肉虽在烹饪时变为白色,也是红肉。
02
红肉和白肉在营养成分上有什么区别?
总体来说红肉比白肉的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相对减少,白肉的蛋白质组成与人体更为接近,因此白肉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而红肉比白肉的矿物质,尤其是铁的含量高,红肉还是是锌、硒的良好来源,同时红肉还提供重要的维生素B12、B6、烟酸等。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是各有千秋,但是很多营养专家都认为白肉比红肉要健康,主要因为红肉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远远高于白肉,其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是瘦肉中,脂肪依然有相当含量,例如猪瘦肉的脂肪含量为6.2%,羊瘦肉为3.9%,牛瘦肉为2.3%。
在膳食中,动物的体脂肪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最强因子。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险性会增高。
不仅如此,2015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分支部门、位于法国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调查报告,加工肉类被列为I类“致癌物”,而红肉被列为了II A类“致癌物”。
为什么加工肉类被列入了I类致癌物,而红肉被列入了II A类致癌物? 有什么区别吗?
原来致癌物的分级是根据“致癌证据”强弱决定的。
科学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发现了明确的,强有力的,加工肉类致癌的证据,所以加工肉类被归为了I类明确致癌物。
但是,红肉致癌的证据来自于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的正相关性(也有一些致病机理的证据),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证据不强,所以被归为II A类潜在致癌物。
03
究竟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肉了?
现实对于肉类的研究结果确实不太友好,感觉吃肉是弊大于利。但是凯姐仍然认为,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饮食的一部分,完全没有必要全素食,而且,被多次提名对健康不利的是红肉,白肉对于人体来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所以,不要恐慌。
在现实生活中,平衡的膳食中的肉类并不会使人们统统得上癌症或者患病。
但是,如果你是肉食动物,餐餐都必须摄入大量的肉类的话,是时候改变你的饮食结构了。研究表明,每多摄入85克红肉,直肠癌风险增加17%。 每多摄入50克加工肉类,直肠癌风险增加18%。
既然红肉这么危险,是不是一点红肉都不能吃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里对摄入肉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75克,但是它并没有明确说明是红肉还是白肉,可以解读为适量的红肉是允许的。
凯姐认为,既然有更多的研究指向红肉是不健康的,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和科学对着干,尽量减少红肉的摄入,多食用白肉。而且,烹饪方法一定要科学,尽量用蒸、煮,少用油煎油炸。
04
辩证地看待营养学
对于抗衰老营养学,有网友可能会觉得是虚无的东西,没什么现实的意义。
左隔壁老A天天喝酒烧烤抽大烟,活到100似神仙;右隔壁老B天天水煮白菜蒸鱼头,却患上了癌症。
还是回到一句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遗传、生活习惯、吸收、代谢能力等等都会影响到个体生命特征的表现,我们研究的是一个潜在的、趋向性的问题,并不是说百分百的绝对。
另外,凯姐并不建议大家为了抗衰老而过上苦行僧的生活,严格按照饮食计划执行固然重要,但是偶尔的放纵也是允许的,如果你很喜欢吃甜点、很喜欢吃炸薯条,很喜欢喝啤酒,偶尔吃点也是无所谓的,只是说不能常态化、高频率发生而已。
理想中的生活应该是平衡的、快乐的,如果以极度克制自己、不快乐来获得寿命的延长,似乎也失去了意义,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