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教室我就开始清扫讲台,问:谁的笔?是老师的吗?有人要吗?没人要丢掉…
谁的书?有名字吗?有人要吗?没人要丢掉…
谁的橡皮擦?有人要吗?没人要丢掉…
把小的那些粉笔丢掉…把桌子上除了粉笔、黑板擦、毛巾、白板笔的其他东西丢掉…
丢掉书桌上的一切杂物,仿佛变成了我进教室的第一件事,“丢掉、丢掉”就是我处置讲台杂物命运的最佳方式…我们的讲台,只有右上角的那个角落有些许“生机”,显得整齐而又单调孤独…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我家搬家时,我和我妈收东西…我说:这个东西不要了,丢掉…我妈抢过去说:这个还可以用…我又说:这个不要了,占地方,丢掉…我妈说:拿过来…我总是在说:这个东西要来干嘛,丢掉…最后我妈:连你也丢掉吧…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笑了…老人,节约而又念旧,年轻人的断舍离对于他们来说浪费而又无意义…“丢掉、丢掉”这两个字貌似不存在于他们的字典中:不丢掉毫无用处只是占地方的旧器物;不“丢掉”早已千疮百孔的婚姻;不“丢掉”狠心无情、不孝顺自己的儿女。所有的东西和事情,仿佛都回到了“东西坏了修修就能用很久”的常态逻辑中。大多事,确是逃不开这一法则。但有的东西和事,也许只有果断而又潇洒地“丢掉”才会有完美的答案吧!#盲流大清早的小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