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扎扎实实的技能成长工作坊已经结束,在我看来,如果不能把自己在培训中看见的记录下来,培训就不算真正的结束。
昨天下午到今天,我时不时会被培训中的一些问题困住,一边想着,一边试图给一个回答,结果发现,答案真的隐藏在问题中,我一边梳理培训的每个环节,一边挖掘问题背后的答案,就这样,时间飞逝。
这是第二次在酒泉见到邵老师,语气依然很平和,笑容依旧很灿烂,周身散发“佛系”光芒,培训没开始,我已经感受到那光芒弥散过来的温暖和力量。早晨培训的内容是:咨询前的准备。对自己(咨询师)、对他人(来访者)的定位,以及对环境的准备。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输入者,陪伴者,没有人需要被咨询,除了自己;把心理咨询回归与普通的生活,生活及咨询,咨询及生活;把来访者定位为一个人性丰满的人,而不是病人、需要帮助的人、需要求助的人,保证了咨询中关系的平等和和谐;把环境的准备回归到人的准备,情绪的准备,能量的准备,场域环境的准备... ...看起来,这些内容都很熟悉、接地气,但其中对人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注和捍卫确是很多咨询师容易忽略的,包括我在内,相信曾经缺乏对来访者足够敬畏和尊重的我,一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有过傲慢和自以为是,幸好看见,幸好还有机会修正自己。
这次培训影响最深刻的是咨询目标的确定这一部分。厘清目标是咨询推进和咨询效果评价的核心环节。我一边赞叹邵老师在这个环节示范和引领的巧妙,一边默默比较我在每一个对应环节怎么做,我看见邵老师在每一个案例的引导中似在教学,但又真诚投入,使玉华、月侠很快由一开始的不经心、表演进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她们进入了对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已经成为真正的来访者了,不仅他们,我也不由自主的游弋于观察者和来访者的角色中.....在这样的互动实践中,既佩服邵老师的精彩问答和巧妙转化,又清晰的看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邵老师,也无须成为邵老师,只要在邵老师的引导下,反复训练、实践和思考中看见自己,发现自己的特点,做与自己融为一体的资询师就好,相信足够的实践和探索,每一位老师都会是独一无二优秀的咨询师;我还看见,只要能清晰的知道来访者的核心需求,无论他提出的是假目标、大目标还是空目标,我们总可以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界定他的具体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语言,但有固定的方向。
在咨询基本技术的培训中,邵老师介绍了最基本的聆听和提问环节,教学案例精彩呈现了听的要领,特别是在王永贤老师打分环节中对他性格特征的分析,打分中重视的部分就是他自己看中的部分,分数的高低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的投射,一个小小的教学案例激发了在场所有咨询师对聆听的新的探索和思考,只此一例,就让我们多么深切的感受到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所以,这场盛宴拉上帷幕的时刻,也是启动我们学习和训练的开始,看见即是觉悟,探索即是成长,行动即是践行。伙伴们,准备好新的开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