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贺变丽 焦点解决高级五期 坚持分享第772天 2020—7—22
第340次咨询
这次是地面咨询,来访者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因为期末考试前死活不去学校,他的爸爸通过老师联系到我。
咨询前通过他的爸爸了解到了一些家庭方面的情况,考虑到孩子年龄太小,让爸爸和妈妈陪同前来。在电话联系中得知,孩子不愿提上学之事,一提就十分生气,看来只有曲线救国了。
这是第一次咨询,我把他们带到了沙盘室。孩子一进沙盘室兴趣盎然,我知道有机可乘了。
我先让一家人在一起摆沙盘,算是热身,并让孩子当了小组长,爸爸妈妈的一切行动听孩子指挥,目的是让孩子有掌控感,也为了让爸爸妈妈感受一下被人管的滋味。摆完之后一家人开始分享,真是其乐融融,每个人分享完后,我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孩子兴致很高,第二轮孩子想单独摆沙盘,我欣然同意。爸爸妈妈两个人在一起摆沙盘并分享,最后拍照留影,因为保密不再多述。
孩子非常认真地在摆,显得兴致很高,孩子摆的沙具比较多,铺满了整个沙箱。
孩子摆完后高兴地说:“我完成了。”
我们围在孩子的沙箱周围,开始听孩子分享,孩子并不像爸爸说的不善言谈,他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很强的,想象力也很丰富。在孩子分享中,我留心听着,以便顺势引导。当孩子讲述一个士兵很生气,把另一个士兵推倒在地时,我很有兴致的问孩子:“”这个士兵生气了,把对方推倒在地。那你生气的时候会咋办呢?”孩子说会大哭,我让孩子演示一下怎么哭?孩子学着哭声很大,就像爸爸说的尖叫着哭。
我问道:“后来呢?”
“就是暴打。”孩子一脸委屈。
“谁打你?”
“他们俩。”孩子指着爸爸和妈妈说。
“那你希望他们怎么做?”我问孩子。
“让他们出去,我哭完了,他们再进来。”
“哦,真是个有办法的孩子,那你哭完需要几分钟呢?”
“五分钟。”
随后爸爸妈妈和孩子约定:孩子生气哭闹时,不准再打孩子,而是出去让自己冷静一下,等5分钟再进家,时间一到孩子也不能再哭了。
接着孩子继续分享他的故事,当孩子提到学校时,我拿起孩子摆的一个士兵沙具,问孩子:“这个士兵从学校来,他不想上学了,你猜猜看他为什么不想上学呢?”
“因为语文老师总瞪他。”孩子不假思索地说。
“怎么瞪的?”我好奇地问。
孩子翻着白眼斜视着,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轻视。
“老师总瞪他,这个士兵会是什么感受呢?”
“不舒服。”
孩子的爸爸曾说孩子不喜欢学语文,拼音也没学会,这是否与之有关呢?
不过,我心里有个疑惑,老师平时看孩子也不会总瞪着他,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关注老师的眼神呢?
“老师瞪他的眼神,像谁呢?”我拿着士兵继续问孩子。
“像妈妈。”
我也看到妈妈看孩子的眼神是斜视的。妈妈没有否定,我让妈妈试着用满怀爱意的目光看孩子,孩子说这样就好。没想到孩子这么细腻,父母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啊。
这次咨询能很快突破,缘于孩子对沙盘的喜爱,他兴致很高。再者,找答案时,我没有直接问孩子为什么不去学,而是借用一个士兵沙具,用外化技术让孩子说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