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东西?

什么叫结构性的焦虑呢,近几年有很多人问:AI会不会让人类失业下岗?机器会不会取代人类、甚至奴役人类?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文明的结构性的焦虑。

结构性焦虑的意思,就是你只要是一个人就可以焦虑的事情。

这种焦虑的根源就是认为人,作为个体我们都无可奈何,然后心甘情愿,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就是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最后走向肉体的消亡。但我们却毫无理由的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物种,应该逃脱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消亡,不能被取代。

这个就是我们焦虑的根源。但是即使是最正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不变的东西,永恒的东西。

当我们用一种互相矛盾的逻辑来看待人和人以外的事物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

所以担心人类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消灭,是现代版本的杞人忧天。

陈楸帆在他的新书《人生算法》里,写了六个故事,全部是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的。他邀请了以前在google的前同事、创新工场CTO王咏刚老师,创造了一个AI机器人。

这个AI机器人,通过学习他的写作风格变成了陈楸帆2.0。他只要输入一个关键词,它就可以吐出一堆貌似他的风格的文学作品。

所以他把AI写的东西,融入他自己,也就是陈楸帆1.0的文本里,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故事,他跟AI一起来写作关于人类和AI的故事。

最后,他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

我以为是我用机器帮我完成了一个故事,但最后发现其实机器利用我来写作了一个文学作品。
对我来说,答案也非常简单:与其焦虑未知,不如拥抱变化。
作为一个物种,人类跟其他的物种其实是一样的,它有生老病死的周期,它最终也会有迎接灭亡的一天。但倘若我们能把人类文明通过某种方式传承到下一个文明、另一个物种中,那就是人类的荣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