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赞石涛有诗云:“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这里借用后两句来品评四川民进开明画院山水画家刘静的绘画成就,怕是比较贴切的吧。
我在北京、天津认识很多画家,在与北京、天津的画家交流通话中,许多德高望重的老画家都谈到四川广元民进的山水画家刘静,说他的山水画,笔墨厚重,构图平中寓奇,朴实率真的意境。以及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跃然纸上。画家以情运笔,用心造境。他把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爱恋对人生的深刻体会倾发笔端。正所谓:“胸中装丘壑,腕底生云烟”。我认识刘静先生算起来也有些年头了,观乎画似其人,那无拘的画风中透露一种淡静、厚朴,笃真。酣畅的笔墨散发着温温的恬和文人卷气。宏大的气、韵、势,一下子拉你进入到那山川林莽之中去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太伟大的变动,我们是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它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它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垒起来的。我们何不作这一木一石呢?”是啊,作为一个从事山水画创作的画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纵观刘静先生的绘画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再伟大、聪明的人,他的背后一定有两个字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勤奋”。
在四川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土地上,从古到今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李白、苏试、郭沫若、张大千、巴金等。从小深受感染的刘静凭着对绘画艺术的挚爱和追求,从师马凤岐先生入手,遍临历代名家作品,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功底。为了解中国山水的特色,他花了长时间遍历祖国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以山川为象,搜尽奇峰打草稿,赏景写生,汲取营养,画风为之大变。86年在北京求学中得到著名山水画大师梁树年、李可染、白雪石等先生的指教,是他一生之重大转折。美术评论家们在观看其作品后题曰:“博学诸家之长,又别具自己清隽一格”,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教诲之,“要跳出前人稿本的樊笼,放手画自己的东西,画自己从大自然中悟出来的感受。”是啊!刘静先生尊师言,在默默地做着老师所教诲的一切。
作为山水画家,画中山水是画家本人人格的对比,是画家本人心目中审美理想在山水画的集中表现。无怪乎石涛曾说:“夫画者从二心者也”。如果说美学上的崇高与秀丽,属壮美一类的。山水画的“实境”与“虚境”相对立时无疑更属于描绘“实境”。那重峦叠嶂,奇峰怪石辅以湿墨,烘托出的苍润、青翠、雄伟、含蓄,笔笔都来源于那一木一石。
肩披万里风云,笔端清泉壑鸣,移情入景画中,不让一日空唱,生活中的刘静先生,笔耕不缀,孜孜不倦。他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向传统学习,从根本上做起,深知书画之道如做人、治学一样,实无捷径必得之术。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善于平居自养方得真缔。“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
现在刘静先生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工作的教学中更是成绩斐然。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做学生的好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美术人才。在四川首次初中生毕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成为四川初中生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第一人。刘静先生是广元市首批艺体骨干教师、市级名师。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其中【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探析】,【浅谈生本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美术在于发现】获全国一等奖并发表于国家一级杂志。国家多次邀请参加艺术盛会和展览,多幅作品被专业机构和学术团体收藏。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省民进书画院副秘书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广元市利州区第八届人民代表。第六、七届政协委员。
我们衷心祝愿刘静先生心境所涵山川海谷,竞流千帆,永葆艺术青春。
【 楚 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