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乖老板娘,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原来那份工作是公关。大家对甲方爸爸和乙方社畜都略知一二吧。996很累?公关狗是7*24小时随叫随到:
晚上11点多收到微信让改PPT,二话不说应承下来,爬出被窝飞速修改;
周末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接到电话,要改稿子,也是马上滚出影院,坐在商场的休息椅上改到对方满意为止;
同事交稿时间总超过deadline,我也总是自己花时间帮他完成……
去所有地方都会带着电脑,随时待命。就这样累死累活工作了一年,却并没有赞许,领导反而说我不懂得管理客户和同事:“总被客户牵着走,完全沦为执行部门了。应该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度啊。”
太委屈,明明已经那么辛苦了,却吃力不讨好。
舔狗舔到最后,果然一无所有。
本以为事事都听客户的、认同他们的一切意见,就可以让项目顺利进展,本来想着“反正要客户拍板嘛,直接让他决定就好。”却丧失了自己发挥的空间,在他人眼里也就成了“没观点、没能力”;
我仔细想了想,听从和讨好客户,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够自信。怕提出意见被反驳、被忽视,怕耽误时间,怕丢面子……将决定权交给客户,最便捷也最安全——“是他让我这样做的”。
慢慢地,习惯于缩起头来完成“上面”交代的事情,勤勤恳恳地,把一切决定的权利都交予他人。到写总结的时候,发现很难写下“负责”二字,因为粗略一想,都是别人拍板负责的。
慢慢地,让自己变成墙边的打印机,只有在打印的时候才会被光顾,吐出其他人需要的内容,“用完即走”,再没其他价值。忙忙碌碌做了许多事,到头来还是原地踏步。毕竟,没有人会提拔一台打印机呀。
在工作中觉醒的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自己对朋友也下意识地讨好着。
中学时代的我,真的是“便利贴女孩”——哪里需要贴哪里。包里常备裁纸刀、胶棒、纸巾、许多支笔,其他同学需要的时候就会喊我借东西,还会经常帮忙擦黑板、收作业。
现在的我也没什么长进,曾经穿过整个北京,坐2小时公交车去和小伙伴见一面;还有因为听朋友倾诉感情问题,把工作都推到了后半夜,连夜写PPT写到头晕眼花脱发。
有人说,为朋友不就应该两肋插刀嘛。但任何的情感都应该是相互的吧,我为你付出,你也要心疼我一点啊。
讨好型人格的我们
总想让自己贴上“有用”、“很nice”、的标签,以为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多人的信赖,让更多人喜欢。但往往并不能如愿,变成备胎的倒是不少。
人是凭自己独特的气质而互相吸引,凭自己特别的价值而相互靠近,凭自己独到的思想而相互欣赏。爱与喜欢,仅仅因为你是谁,而不是因为你付出了什么。
后来,在朋友又约我在很远的地方见面的时候,我犹豫了10分钟,最后建议了另一个相对居中的地点,怕她拒绝,却也不想太委屈自己了。按下发送键之后,无论如何,真的松了一口气。最后的约会也如往常一样哈皮。
取悦别人,要先认可自己,先让自己开心呀。
你的每一个点赞或评论,都是对我创作的大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