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街道渐渐远去,遇见,告别,流浪者继续着他的乞讨生涯走街串巷,我则循着日复一日的轨迹一路向前。同样的生命,不一样的活法,但最终,我们都会止于人生的尽头。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丝毫的差别,即便过程,因为太多的追求充满了纷扰与挣扎,相比他们只求温饱的简单与纯粹,我们的生活要复杂得多,也正因为这种复杂,内心的轻松和幸福的感受,反而会少之又少。因此,偶尔竟会对流浪汉这种云游四方、无羁无绊的生活心生向往。
思绪游走中酒店到了,家人们一个个步入大门,我却在广场的花池边停了下来,似乎还要独自一人,消化一下那很难消散的思绪。
晚风吹拂,花枝不停地摇摆起来,想起刚刚脑海中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不禁哑然失笑。我不知道在笑什么,笑自己叶公好龙、自作多情?还是笑自己那些莫名的感慨和无端的闲愁?
一辆大巴车停在路边,两位女子从酒店走出来。一位很麻利地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另一位则举起相机对着酒店拍照,“快点xx”,一声催促清晰入耳后令我心头一颤,“xx”,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转而一想:怎么可能!可就在她扭头的那一刻,我惊讶万分:一个不曾见过却绝对不会认错的面孔出现在眼前:这不就是Xx老师吗?
多年前,进入某个平台后不久,便对一位作者的文风有了印象。随着阅读的增加,愈发欣赏她笔下的优美与深刻。很长时间里,我盼文心切,有文必读。字句间流露出的情感让我共鸣,充满哲理和智慧的段落给我启迪,那淡如清水娓娓道来的叙述,又如智者的叮咛,让我在平凡中触摸到了生活的力量与美好。
这份宝贵的精神寄托,陪伴我度过了许多难熬的日子,成为那段时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每当回想起那些与文字相伴的夜晚,心中仍涌起温暖与感激。通过文字,对其日常亦有了一点了解,她对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理解,她的学识、修养、格局,无一不是我的尊崇和敬佩。虽然彼此先后离开那个平台,但文字温暖了心灵的画面,却始终烙刻在心里,成为每每念起便觉温馨的回忆。
欣赏、关注,由字及人日渐熟悉,是的,熟悉。熟悉到虽从未见过面,却自觉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熟悉到此刻我确信,这位近在咫尺手持相机的人,就是那位令我尊敬的老师。
催促声再一次传来,眼看她收起相机,转身快步上车,在她跨上车子的一刹那,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和激动,脱口而出:“xx!您是xx老师吧?”一阵机器轰鸣声响起,大巴车迅速拐过街角,消失在夜色里。
茫然,是那一刻唯一准确的形容词,我呆立在空旷的广场上。脑海一片空白。很长时间才回过神来。惊讶、神奇、巧合、遗憾,太多的思绪瞬间汹涌而至,我不知道该怎样表述自己那一刻的感受,只记得不解和困惑在脑海袭扰不停。今天是什么日子?刚刚看到曾经看到过的流浪者,现在又遇见自己崇拜多年的人。
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想起一次交流中曾谈到,如有机会去她的城市,必告之盛情款待,而我却回应还是偶然相遇的好。我们都笑谈那概率很小,几乎不可能。万万没想到,这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竟以如此神奇和遗憾的方式成真,那个曾经通过文字给予我无尽力量与温暖的人,就这样在我眼前出现,又匆匆消失。莫非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想到这里,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慨。陌生的城市,原本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却因为这次偶遇,被赋予非凡的意义。
车辆早已远去,我仍旧站在原地。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却又仿佛被什么填满了。那一刻我没有挥手,也没有喊第二声,也许有些相遇,注定只能是刹那的交汇,而不是真正的重逢。
或许正是这样的错过,才让记忆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状态。她没有看见我,没有被打扰,而我,则保存了那一份最初的欣赏与纯粹,不必落入寒暄或介绍的俗套。我们之间,始终隔着一段恰好的距离,就像读者与作者之间那样:不必相识,却早已相知。
人生中很多事,似乎总是这样,差一秒、差一步,就成全了另一种意味。而这一次短暂的“遥望”,仿佛是她文字之外的又一次馈赠——教我懂得,有些缘分,未必要相识才算圆满,远远一眼,已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