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善良,也带点锋芒

善良一直被人们视为人性中的一种美德,要心存善念、与人为善等等,把善良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大善人”,如史书上记载过的:“在饥荒之年,他们会搭起粥棚,施舍十里八乡的众乡亲,帮助大家渡过难关。”他们的善举,确实感化和教育了许多人,被传为佳话。

美国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慕言歌在《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一书中也说:“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

一、

生活中的人们,总喜欢用“善解人意”、“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这些理念来约束缚大家的思想和言行。认为善良是一种良知、一种本性,是做人之道,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生而为人的美德。以至于把善良凌驾于道德之上,使许多人就被“善良”绑架,成为“善良”的殉葬品。

不可否认,人性中蕴藏着柔软而有力量的情愫——善良。比如,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女子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上前询问:让否需要帮助?并把座位让给她坐。

这样的善良,每个人身上都有,它可以让彼此缺乏信任的陌生人放下心中的戒备,这样的善良,足以化解人性中的冷漠。

正如罗佐夫所说的那样:“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人类需要善良,人们呼吁善良,生活中更需要善良。善良是人性中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善良是人性中真情的流露,善良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真情流露,善良是不求任何回报的馈赠。

然而,善良就像一副毒药,喝久了也会伤身。都说:“一升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难道,善良也有错?是的,善良是需要底线的。没有底线的善良,换来的将是伤害。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与其说她善良,不如说她的善良毫无底线。她为人热情善良,很乐于帮助别人。只要朋友有求于她,从来没有拒绝过。大家都觉得她一天挺闲的,家里的事情也不需要她多操心。

实际情况却是这样:周末,本来是想在家好好陪家人的。朋友打电话来,让她帮着去看套房子。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了。家里的事情顾不上,老公和孩子都有意见,可是,她就是说不出一个“不”字。

朋友开口要借钱,本来心里很不愿意,可说出口的却是:“需要多少,着急用吗?”于是很爽快的把借给别人。

等到她需要用钱时,对方却说:“对不起,你看我刚刚买了房子,手头有点紧,过一阵吧。”碍于面情,她又只好另想办法。

面对这样的善良,还是不要的好。我那个朋友就是被善良给绑架了,她总是不由自主地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情。以为这样,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就是一种美德。殊不知,这样的行为背后,换来的是对自己深深的伤害。

二、

你可以善良,但请不要无谓地善良。在经过岁月的磨砺后,请让你的善良也生出一些锋芒,这样的善良,可以让你更从容地面对生活。

两个闺蜜好友,准备共同投资一期房。A、属于很强势的那种,喜欢替别人拿主意。B、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型。两人性格互补,听A的安排。

当初,A看中了在建的一期店铺,认为将来必定升值。可她没有那么多钱,又不想错过好机会。就想让好友B也参与进来。

B说:投资房产是大事,要回家和老公商量商量再说。B对投资房产并不看好,可又不便直说,只好推到老公头上。她心里明白,与其将来让自己难受,不如现在就把丑话说出来。现在拒绝,总比将来翻脸要好。

打定主意,B就用借口回绝了好友A的要求。对此,A很不理解,认为B不给她面子,几十年的交情,就此出现了裂痕。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以为,好朋友最好不要共同投资。生活中,许多合伙做生意的朋友,有几个不是以反目为仇而终结。生意没做成,朋友也没的做了。

其实,这样的朋友不做也罢。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只想着别人成全她,配合她。一旦意见不同,就不能接受,反倒怨朋友不够哥们。好在B及时觉醒,才没有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三、

善良,要有底线,有时更需要带点锋芒。只有这样,善良才不会变味,才会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双赢。

对朋友是这样,对父母家人也应该这样。

娟子在生活中,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型。她性格要强,工作上不甘落后,家里也被她打理的有条不紊。她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超人,每天都奔波在单位和家之间。她常常说,家里有二个孩子,老公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家里大小事情,都得她操心。老公和儿子在生活上,都很依赖她。

老公即使下班早到家,也不做饭,儿子就更不用说了。

家里,里里外外就忙她一人。有时,真看不过去,但又不好直说。

有一次去她家里看她,见她生病在床上躺着。快到饭点了,老公还在忙着画画,没有想要做饭的意思。

“老W,晚饭我们去食堂吃吧!”娟子起床后对丈夫说。

“食堂的饭不好吃,还是你给我煮碗面条吧。”老W看了娟子一眼,柔声说道。

“那好,今天简单点,给你吃醋汤面。”说着,娟子向厨房走去。

我赶紧告辞,说晚上还有事。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必娟子平时,把他们爷俩照顾的太好了,以至于他们都不知道怎样心痛别人,照顾别人了。

娟子也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单位里,她是一举足轻重的人物。可回到家,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丈夫和儿子身上,她任劳任怨,承担着所有的家务。即使生病,该做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少。

这个世界上,你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还能指望别人对你好吗?你做的再多,对方也未必领情。你的善良,只是纵容了对方的懒惰和逃避责任。真的有一天,你动不了啦,看他们将如何对你。

其实,不是说善良不好。而是善良也要有个度,即使对家里人,也不应该一味地迁就。家大家共同的家,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分担一部分家务活。而不是对方愿意多干,自己索性就当起甩手掌柜,对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了。

娟子也应该摆好自己的位置,不能一味地默默奉献。而应该做一个即善良,又有力量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自己的善良“绑架”,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弱者。

娟子的默默奉献,并没有换来她想要的关心和理解。对方也许觉得:反正没有我插手,你也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她从不提要求,对方会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你就应该这样做。

生活就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你不必处处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快乐。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不应该放弃做人的原则。善良是要有底线的,没有原则的退让,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成为一个懦弱的人。

生活中属于你的权利,要积极地争取。不要再让别人来践踏你的人生底线。如果一味地忍让或取悦别人,那不是善良,而是你不想承认懦弱的表现。

“善良必须有点儿锋芒,一个人越是善良,待人的底线应该越高一些。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正如《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书中作者所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