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梦想

朋友z君的孩子今年初三,在自己小区很不错的一所学校就读。

昨天他给我以下留言:

孩子一般12:10左右到家。今天奇怪了,12:40还未回家。我打开门瞧了几次,也到窗台往下看几回,皆不见踪影。学校不许带手机,无法联系,只能干着急。12:53,忍不住在Q上问班主任。她说,不清楚。12:55我又留言,敬请她帮了解。12:57,班主任叮当留字:12:40左右离校了。就在此时,门开了,孩子有气无力说,我回来啦。我舒了口气。原来被语文老师留下来默写古诗文。放学后,教师留学生是常态。教师的动机肯定是好的,只是如此辛苦付出,却往往吃力不讨好。原因很简单,这么做既有悖教育伦理,又违背教学规律。先说前者,孩子都是7:00左右吃早餐,过了12:00,早就饥肠辘辘了,再熬一节课时间,有损身体健康。部分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早就错过就餐时间,即使还有饭菜(或托其他班同学代买),也是剩饭剩菜了,难有好胃口。回家吃饭的学生,若遇父母乱叨叨,再饿,也没心情好好吃饭了。为了学业成长的需求,牺牲身体成长的需求,正是无视教育伦理的典型表现。再说后者,学生延后吃饭,消化滞后,又得不到休息,下午的课堂效率肯定高不了。此外,在紧张、消极的情绪下记忆,很难形成长时间的记忆,更别提内化、转化为能力。

好在z君多多少少属于懂点教育的家长,要不然恐怕不会想这么多,更不会有如此忧虑。

联想昨天所谓中加教育论坛上一位加拿大某小学的校董兼家长的牙医的观点: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加拿大的家长有选择学校的自由,学校应该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孩子的独立人格、个性品格应该得到自由的发挥;家校合作需要的是建立起一个系统,帮助每一个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每位家长都应该对学校的教学行为发挥正面的影响。

我们的家长何时才能自由选择学校,家校合作,何时才能摆脱家长听命于学校的颐指气使,并显示出一副心甘情愿的笑脸?

或许,这样的梦想只是梦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
    月儿贝贝阅读 7,737评论 2 22
  • 嘉宾:已经两年呢。 记者:已经两年了? 嘉宾:对咱们一共多少时间呢? 记者:80差不多,你那个来上海领科两年了,那...
    44229阅读 748评论 0 0
  • 班主任治班策略:通过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在班级中的地位 初中班主任张老师 9月14日 上高中的时候,我是一个很...
    汉唐雄风阅读 11,402评论 5 77
  • 相识第497天。 2015年4月末,夏。我从一个学姐手里要下来了你的QQ,听说你是位很出色的学长。我...
    小小松树阅读 186评论 0 0
  • 初春时,你还在,盛夏时,已不见,我说想你了,你可曾听到?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天气阴 人似乎都这样,闲了...
    我是丁一阅读 30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