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01
我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产生一种共鸣,这种共鸣来源于街边一角。我们看到路口接吻的情侣,会带着一种鄙夷的心态觉得这个行为是伤风败俗、污染社会的;我们看到手脚硬朗的老年人拿着饭碗挨着向人乞讨,也会抱着排斥的心理厌恶的躲开。那么另一种共鸣是什么呢?是那些同样都是老年人,拉着二胡、吹着笛子、拿着话筒默默坐在路口的乞讨者,反而都会令我们抱着崇敬的心态不知觉的多看几眼,甚至是不约而同的甘愿去施舍。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美好的社会里,我们追崇的还是最优秀的文化传统,尽管混沌的社会鱼龙混杂,可还有人执著的坚持那份传统的美好,还在依旧相信最初纯净的一切。
儒家言“不食嗟来之食”,一物换一物,只是为了精神追求,也是人性最本质的可贵。一直以来都信奉这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是保持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灵魂独立的倔强思想。
曾说过带给我感动的一对老夫妇,年纪约有六七十岁,更特殊的是,这对老夫妇都是盲人。我相信不仅只有我一个人见过这对老夫妇,这个走遍大半个城市的老人,同样也以乞讨者身份存活,甚至可以说是街边艺人。
说起这对老人,最感动人的场景莫过于这两个画面了。
第一个画面就是结伴而行的途中,爷爷拿着拐杖前面探路,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奶奶一只手拉着爷爷的背包不紧不慢的跟在身后,手里也拿着一只拐杖。看到的人都会很心酸的给他们让路,眼神里还有说不出的崇敬,更有迟迟不愿离开的视线,那些望了许久还不愿离去的人当时在想些什么,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懂。
第二个画面就是坐在可折叠小凳子的老人,爷爷拉着二胡,奶奶就在旁边陪着,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小纸箱,什么字都没有,只是一个单纯的纸箱。这让我想起了爱情,刚刚好的陪伴,我们是彼此最好的守护。
时隔许久,搬了家换了地方,见到老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只是突然有那么一天,偶然在自己住的地方不远处看到了奶奶,她影单形只的拿着话筒唱着不合潮流的歌曲,身旁没了拉二胡的爷爷,歌声也变得急促了点。
看到这一幕,当时围观的人并不多,毕竟这是个只看美女的社会,哪有人会静下心看一个满脸皱纹老奶奶唱歌啊。以旁观者身份无关其他,奶奶像个小丑,不合潮流的衣裳、不合大众口味的歌曲、甚至在这微弱的灯光下,她显得格外娇小,嘈乱急促的声音似乎在发泄着什么,像我这么静静坐在台阶上陪着她的人很少,那一刻发自内心的心疼奶奶,可奶奶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教会了我一些感悟。
02
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一些怪癖,用我妈妈的话说我就是喜欢跟乞丐玩。脑海里依稀记得童年时期遇到过这么一个乞讨者,是一位老爷爷,他会教我背书、会教我画鱼、也会给我讲故事,我们就坐在家门口的路边,晒着太阳看着他每次带来的小画图,还有他收藏的一些奇怪古玩意儿。
不得不说,那时才几岁的我完全没有把老爷爷当成乞讨者,甚至把他当成了一个有趣的朋友,而我也喜欢跟他一起玩。记得很长时间都会见到他,每次看到他都有很期待的感觉,因为每次见面他都有新的事物告诉我,那也是我第一次学会了画鱼。后来很长时间突然没有看到他了,但昔日熟悉的面孔还是格外清晰。
恍惚几年过去了,我上了学,长成了一个大姑娘,一次走亲戚的时候在一个角落惊奇的看到了熟悉的他,却再也没有勇气走上前和他打招呼,直到和他突然的对视,那一刻我知道其实他还记得我。时间陌生了彼此的距离,却像昔日的默契一样看懂彼此的眼神,直到那一抹微笑从我俩嘴角显现,算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可是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他的样子,白色胡子的老爷爷,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还有慈祥的面容。
他是一个乞讨者,更像一个充满智慧的流浪者,把每一天都当成旅途。
03
想起了《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一个吹唢呐的老爷爷坐在台阶上,在偌大繁华的都市里吹着不被理解、不合时宜的唢呐,却很难挤进新潮流文化大潮中,这种无奈的坚持一点点散尽,直到最后人们再也无法想起它的样子。
本身对乐器不懂的我,完全分不清各种乐器,而我恰巧适逢了这么一位坐在街口吹着唢呐的老爷爷,穿着灰白色严重掉了色的外套。他就静静的坐在公交牌附近,周围嘈杂的呼喊声、轰隆而过的车轮声、匆忙走过的脚步声,夹杂着他不慌不忙的唢呐声,其实不太好听,但场面格外震撼。
刚好走来一个蹒跚漫步的老奶奶,挨着走到人群里问人家要钱,没一个人给她。可是这些人纷纷绕到吹唢呐老爷爷身旁,一个个往他面前的小纸箱里投了钱。这种行为像极了宣战,多么威风令人崇敬的行为,似乎都在告诉老奶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有次吃饭途中,那天下着朦胧小雨,一个中年大叔就蹲在一家运动店的台阶上,面前放了一个牌子“给五毛钱,凑钱买饭吃。”一同事准备奉献爱心,却被另一同事拉了回来,“你看,四肢健朗、这么年轻的大叔出来乞讨,真是活的没尊严,不要帮助他,不要把别人的施舍当成一种理所应当,他可以有其他办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这样的事例我也遇到过一次,那是大一时班里一大伙人去聚餐路上,突然迎面走来一个包着头纱、皮肤白皙的老奶奶一把拦住我,“姑娘啊,给我一块钱买饭吃吧,我饿的都快没力气了。”刚好兜里有一枚硬币,想也没想就给了她。
给了她以后,我的同学立即给我上了一堂教育课,“你看她,这么白、衣服这么干净,说话声音这么大,像是饿的没力气的人吗?”
好像说的也对,从那以后我就懂得分辨了什么是真正的乞讨,也懂得了什么是拒绝,更明白了街边那些卖艺乞讨的人其实是令人崇敬的。
以后的以后,无论你是否也会遇到街边以卖艺乞讨为主的老人,静下心来把自己当成观众,为偶像奉献自己的爱心。当然了,对于那些烦人的乞讨者,当然也允许大家用极其鄙夷的眼神去看他们,施舍不应是一种理所应当,这个伟大而又神圣的词,是有无上的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