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看完《我不是药神》,印象最深刻的是吕受益在接受清创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惨叫。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做毛骨悚然。
观看时,虽然我对他的最后一跳深感痛惜,但回想起他生前遭受治疗折磨、日渐憔悴的样子,不禁让人反思:临终病人,一定要咬牙坚持吗?
最近读完的《死亡如此多情》给出了比较独特的回应。这是一本记录着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的合集,它以医生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临终这一事件中病人、家属的人生百态。
看这本书时,我几度红了眼眶。里面的故事有的让人无奈、叹息,甚至心碎;有的温暖感人,如冬日里的暖阳。我们常常把死亡当做疾病来对抗,却忽略了它也是人生的最终状态。书中“姑息治疗”“临终关怀”等理念,也刷新了我之前对死亡的看法。本文主要想探讨的是以下这种情况:当重症病人病情恶化、濒临死亡时,患者是否一定要咬牙坚持?从《死亡如此多情》书中得到的回答是,不一定。
1、痛苦常人无法想像
绝大数临终病人生活已然不能自理,饮食,排泄,呼吸都要靠医学仪器维持。病床边上各种仪器小灯闪烁,管路缠绕,早已失去了行动自如的自由,这些对人的自尊,是多大的打击啊。
如果说留在ICU,家属每天探望的时间十分有限。置身于陌生的环境,身边又都是重症病人,病人独自躺着会感到非常的孤独和恐惧。
大多数重症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身体也饱受着巨大、持续的痛苦,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只能依靠大剂量的药物和各种医学仪器维持着基本的生命体征。
书里面描述到,“病房里面有两个住了很久的老病号,一个是80多岁,也是90多岁,一个只会叫妈,另外一个只会叫疼。那个只会喊疼的病人背后有一个碗口大的褥疮......"
离世的时候,患者脸上写满了痛苦,极其消瘦,让人不忍多看一眼。
2、为了延续患者几个月的生命,许多家庭倾家荡产
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这个专栏里面有提到,美国稍微有点财产的人,都会在非常年轻的时候立下生前遗嘱,其中律师都要问一条,如果明知抢救不过来,是否还要抢救。大部分立遗嘱的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对于那些得了绝症的人来讲,最后一、两周花掉的医药费,超过在此之前一辈子医药费的总和。
我们民族历来是注重孝道,看重家文化。在重症亲人生命垂危之际,几乎都要倾其所有,甚至欠债,也要延长一点点的生命。一方面高额的医疗费用,压得普通家庭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患者也在遭受着生不如死的折磨。一些病人不想没有尊严地活着,想要体面的离开。然而他的生命却会被家属固执的挽留着。为了亲人的不甘心,他咬牙坚持,每一分、每一秒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然而,患者的病情发展往往不可逆。结局往往是人财两空。
有医生纠结自问,这样徒劳的努力到底是在挽救生命,还是在延长患者痛苦的死亡过程?
3、以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开世界
书中宣武医院的林医师讲述的公公患病过世的故事,让人动容。老爷子是个传统的老革命干部,生前为人正直,一辈子尽心尽力,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在89岁的时候,在肾癌治疗时发现了肺腺癌。林医生治疗时以减轻痛苦为主要目的。后来,老爷子在病房里面过完了95岁的大寿。
书中描述道,“他向我伸出了三个手指。保姆猜不着是什么,我说,你是不是觉得你的三个心愿已经都满足了,你是想该走了,是吧?他点头了。
再往后,他的意识一天一天地丧失,最后昏迷了,肾衰、无尿。医生们建议用透析,但体内的水排不出来,人就整个变形了。他又是那么爱整洁、那么帅的一个老头儿,他这么在意形象的一个人,最后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连正形都没有,他能愿意吗?肯定不可能。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就是最大的孝顺,当他清醒的时候,他需要享受人生,甚至他还对这个世界有留念。他很享受他所有的一切,当他不能享受的时候,他有这样的意愿,不想再这么拖了。所以我就说,没有意义了,不要做透析了,让他自然地走吧。
当一切即将结束时,我们都在他身边,他真的是无牵无挂地走的。走的时候非常安详,和平时睡着了一样。平静地离开是老爷子的本意,也是我们大家最终的愿望。”
我们民族对死这个话题历来是避讳的。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人终有一死,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因而在死亡看似遥遥无期时,认真地对待生活,爱自己、亲人、朋友,不留遗憾。才能在它如期而至的时候,坦然面对,不做无谓地挣扎。当亲人病重之际,我们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陪伴他,尽量减少他的痛苦。在死亡不可避免来临的时候,握着他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一下子就会过去的。放心去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让他得以平静安详地去往另一个世界。而不是以爱之名执拗地挽留。
周国平说,这个世界大家其实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了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月之静美,大概便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