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初三早晨7点半的飞机飞上海和朋友玩。约了4点50的顺风车到机场。我说我去送你,女儿说太早了,你和爸爸多睡一会儿。我说就是因为太早了我不放心, 天还不亮呢。女儿说没事儿,我发共享给你。
女儿小的时候我对女儿是放养的,从小到大,女儿的书包从来没用我收拾过。出去旅行,行李箱都是自己整理。 女儿的房间衣柜我也极少打理,闺女自己都能收拾得整整齐齐。我美其名曰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实在女儿心里,或许是觉得妈妈不够关心自己,转而“自立自强”。就像这次,从家到机场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尽管我恳切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要亲自去送,女儿仍旧坚持自己去,“怕麻烦我”,潜意识里,“不想给父母填麻烦”其实是担心“父母烦”,之所以会担心“父母烦”,是觉得“父母没有那么爱自己”。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真的爱孩子,还是满足对自己的爱?我记得女儿小时候我特别希望她独立,以至于设想3岁就让孩子自己一个房间睡,最好她能自己玩自己的不用我陪。有时候女儿自己做不好事情需要我帮忙我会表现的非常烦躁,正是这种表现让女儿觉得她应该“不给妈妈添麻烦”吧。在父母这里却可以炫耀:看,我多么会培养孩子!我的孩子多么自立!
在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一切交给了学校。工作忙不是原因。我们也并非是真的想“顺其自然”,而是想“顺其自然就长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然后自己还可以炫耀:看,我多么会培养孩子!我的孩子这么优秀!
我打着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幌子,其实是不舍得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不想扰乱自己做事的节奏。
畅哥从事30年的高中教学,带出不计其数优秀的学生。有一届本是不具备冲刺清北的实力的,但是在畅哥他们教研组的努力下,楞是取得突破。畅哥说通过***考上北大这件事说明:清北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我讥讽道:你咋不好好培养咱闺女!
女儿越长大,越觉得亏欠。
孩子是天然爱父母的,她会察言观色,捕捉父母情绪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独立懂事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一定承受了非常多的委屈,无助,却四顾彷徨无枝可依。
初二晚上我们仨坐在床上聊天时,我提议谈一下新一年的规划吧。先从畅哥说起。畅哥一开口还是工作上的事。我问:“生活上的规划呢?”,畅哥思忖了一下,说:控制体重,锻炼身体。这是我希望的。人到中年,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所谓功名利禄,不过尔尔,唯有健康才是对家庭最大的负责,也是孩子最好的后盾。
昨晚包的鲅鱼水饺,畅哥热了一壶黄酒,我陪他喝点。举起杯,畅哥说:闺女大了,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吧!我知道这是畅哥对闺女到上海去的释怀。
闺女小的时候我希望她能飞多远飞多远,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抱负。可是当听闻同龄的同事孩子恋爱,结婚,仿佛一下子警醒自己的闺女也要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突然就希望她不要飞的太远,就在父母力所能及的周围内就好。这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惶恐,对离别担忧吧。
闺女长大了,她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我和畅哥要做的,就是无论发生好的,坏的,她都可以首先想起我们,向我们炫耀或者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