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读《局外人》,因为第一遍确实读不懂。这种毫无悬念,平铺直叙,麻木而无创意的小说,单单从小说本身,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放眼现在这个集体焦灼的时代,随便一部文学作品,故事的架构都能从技术方法上超越《局外人》,因为我们很累,我们只想要趣味。
我承认,我看的时候,偶尔眼睛模糊,脑袋停止运行,然后打盹,意识告诉我,当你的心是麻木的,局外人就是催眠曲。
那读他干什么?就是催眠吗?加缪咋办?这个在文学史上甩出一笔的人物,为什么要选择冷漠的,麻木的,烦闷无聊的呈现故事,《局外人》是没什么秘密可言了,就像书中的主人“默尔索”,连最后指导神甫给他活命的机会也拒绝。
可《局外人》背后又想说什么?
《局外人》的故事
一位叫“默尔索”的年轻人,在妈妈去世后,因杀人而被捕并处死的故事。
妈妈在养老院去世后,看看这年轻人都干了什么?第二天与女人去游泳、去看费尔南德的片子、与女友回家上床。配合朋友诱骗朋友的情妇,并作践她。报复和挑衅朋友情妇的弟弟,对其连开五枪杀死他。
这故事发生在现在,我想我们也会和书中的法官,记者,养老院等等的局外人一样,一样的思想和逻辑。因为“偶然性对人类良知的毁坏已经很多了”,“一个人对他所不了解的东西,总会有一些夸张失真的想法”。
《局外人》创作时代历史事件背景
是什么让加缪这样写,不得不看回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是一九四零年创作完成,这时的加缪还是一个二十六岁的毛头小伙。在那个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把时间定格在一九四零年的法国,号称拥有300万大军的法国,仅仅38天就屈从于德国。试想作者也曾是个一个热血青年,“当我念大学的时候,有过不少这类雄心壮志”,而面对国家的投降,他的情感能是什么?他能做什么?“人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此时也理解了,《局外人》开篇第一句话,“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作者的冷漠下藏着野心和抗争,他用一种无法理解的平静述说“而在今天,施淫威的太阳,把这片土地烤得直颤动,使它变得严酷无情,叫人无法忍受。”
选择投降的国家,土地是安静的,从小说中全然没有感受到这是一个战争的年代,法国人浪漫的生活里没有一丝丝战争的气味。
《局外人》的文学意义
《局外人》文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加缪的《局外人》给了很好的栓释。文学史是不是民众思想发展史,我固执地认为是。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局外人》,在高度的科技和物质时代下,纷争的世界能让人们感触的就是荷包了,这种经济高级战争情况下,人类的思想归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