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到了大学才看到简书这个社区,疫情期间宅在家,突发奇想想把自己初高中写的文章给发上来。
曾经也很喜欢写作,初中的时候励志要当一个小说家,开始写了几千字,但还是被中考的压力劝退了。
到了高中就更加没有精力没有时间。
今天偶尔到书房翻翻以前的笔记,仿佛高中三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断崖一般,我做了什么事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完全没有印象,只是拾着笔记本里的只言片语才想起来,原来我曾经干过这种事。
原来我曾经也是个好学生,认真做笔记,整理笔记,记录每天的作业,摘抄着错题,背着书,积累着好词好句,数学笔记本上摘着自己认为难的题目,啃着那一本又一本 的参考书......
原来我也曾考过年级前十,和同学认真地讨论难题,看完一本又一本的作文通讯......
可这一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才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就跌落到年级一百多名。是新高考生物考差的时候?是导数课上课忍不住睡觉的时候?是考差后自己忍不住灰心丧气破罐破摔的时候?时隔多年,我才仿佛醒悟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时的失意不必太过在意,成功的关键在于实力和心态。可是那时候的我太年轻,还不知道任性给我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明明还有一次考试的机会,却纵容自己沉浸在初次的失败里,以此为笼,坐地画牢,不求上进。
高考只进了一个本省普通高校,并不喜欢的专业。尽管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在老师和他人的描述下还行。
多年后我仍在想,如果自己没有一时意气连报了两次生物连考了85分会怎样,如果自己没有选择理化生会怎样,如果自己坚持当初的学习习惯没有放弃会怎么样......如果自己就算考差了仍然好好学习语数英会是怎样......
舍友都说我是一个一直活在回忆里的人,高考都三年还一直是意难平。我也一直想要做出改变,如果现在过得舒心努力的话,也不会一直回忆过去吧?
还记得初中看过一本小说,叫《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故事的内容已记不大清,大概是男主多崎作被朋友误会排斥在外,一直挣扎希望自我救赎的故事。通篇忧郁悲伤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没有主角那样被人误会,只是感觉自己的高中也像是这样“没有色彩”,苍白无力的很。
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明明有那么多时间做出改变,却一直没有做出改变,还幻想着能和多崎作一样有一个人出来拯救自己,人都是得不到他人救赎的,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身边不乏有努力的人,他们也许是曾经沉浸在游戏里,或者学习不得窍门,可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最终都取得了比我好的成绩,如今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实现着自己的目标。但是我却还徘徊在迷茫里,懊悔着自己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懊悔蹉跎的年华。
还记得一句话叫做“写下来就是为了遗忘”,我希望今天写下这段话,能和过去一直留在懊悔和失意里的自己做个彻彻底底的诀别,慢慢地成为一个行动派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
突然又想起自己真的很愚蠢,什么事都是堂而皇之地立下flag,恨不得大张旗鼓向全天下宣传,却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也做不到。等两三个月后想起来,又是一阵惋惜,而其他默默地坚持毫不声张的人,反而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比如室友小t吧,脸上痘痘很严重,几乎看上去整张脸都是红的。从去年九月起她去医院看皮肤科,从那时起坚持护理,定期前往医院复诊,本以为她不会坚持多久,但她每天早晚起床刷牙洗脸之后就雷打不动地坐下来护理皮肤,一开始没有什么成效。一个学期下来后,她脸上的痘痘基本都平了,原来红红的痘印痘坑也浅了好多。
再反观我自己,说是要减肥,体重居高位不下;说是要美白,一年连一瓶美白精华也用不完;说是要好好学日语,从大一到大三连N1都没考出来。
现在又开始重新背单词重新健身了,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学校里每天跑步锻炼,准备材料申请summer school。那时候自己胖到了132,后来又减到120。不过去考N 1只考了四五十分,说惨败都不为过。
半年前,经历summer school后,我决定练习英语听力,去图书馆找了本听力训练一篇一篇地听写,每天在APP上打卡背单词,但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又在国庆假期后废了。我发现我好像在假期都有着习惯性的惰性,休息着休息着就会把原来的习惯都打破。
11月份初体重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晚餐就开始节食,好不容易瘦到117了,又因为期末怕营养跟不上恢复饮食。
过年想要保持体重,但还是因为去了外婆家而胖了三斤,现在在家减肥又瘦了两斤。
还记得高中政治说:真理是不断螺旋式的上升,可是我的生活仿佛是一个没有进步的周而复始,我希望能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懈努力,哪怕上升一寸也有上升一寸的欢喜。
人不应该成为行尸走肉,我觉着,也不能活在回忆里整天幻想着如果当时。这些小学时都明澈的道理反而在长大后被我遗忘了。
不管怎样,今日阳光正好,路上太阳正晴。
自我反思自我纠错是重要,但是人不能一直生活在过去臆想的辉煌里,而是应该踏上永无止境的征程。
明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