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我依然是小信。
停更了一段时间。
不想找什么原因为自己辩驳
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点开的第一篇攻略的第一句话就是
“大多数的公众号都是死在路上”
不置可否
其实,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
关于生活、学习、未来……
现在就让我们来聊一聊
属于年轻人“特有的焦虑”。
一。
清明节假期的前一天晚上,回到宿舍一推开门,大大小小的行李箱铺满地,迈过这些箱子,径直走到床铺前,一头栽进被子里,闷闷的说了一声“好想有一个男朋友啊!”
“我真觉得你需要一个男朋友,毕竟大学需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毕业后的爱情不再纯粹的,也没有手牵手校园漫步的青涩与美好”。
很快,变成了一个全宿舍对唯一一个单身狗的声讨。
我对于想要谈一个男朋友的想法时有时无。
用舍友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苛刻”。
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
一天同时兼二个职,还要上课,写论文以及学生会的工作。
忙到不能定时吃饭,熬夜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一个人穿过漆黑的小巷,徒手搬起电动车,顶着暴风雪走在兼职的路上,午夜还在改稿子和作业,时不时的安排学生会的工作,微信响个不停……
我的生活基本的节奏就是这样,时间长了也还好,要是突然闲下来还会不适应。
二。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有迹可循。
总结来说就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惶恐。
这句话很没有新意,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套用,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的问题它都是根源。
努力兼职是想手里存下点积蓄,哪怕不多也能带给人底气和安全感,做一些其他工作就是刻意的培养与人交际的能力,期望真正走向社会的时候少接受一些毒打。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不在疯狂“内卷”。
“卷”成为常态。
三。
距离上次嚎啕大哭不过一个星期。
擦干最后一滴眼泪,舍友说这半年刚开学五个星期,你已经哭过三次了。
平均十几天痛哭一次的频率,还不算太糟糕。
人活着,谁不难呢?
人们总是展现最好的一面,体面人即使痛哭也要在没人的角落里。
小时候要面对升学的压力;二十几岁要面对找工作,成家的压力;中年人的压力最大,家庭、孩子、工作,哪一样不是像一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即使到老年也要担心孩子,不想给孩子增加压力而活的小心翼翼……
你看不见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只是隐藏在角落里。
面对人生必经的难题,我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该宣泄的时候好好宣泄一场,痛哭的时候能不被打扰,倾诉的时候能有人听。
这是最好的结果。
尽管生活让人很崩溃,但也总是向前进,难过的话想一想
“总会过去的”
在你难过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或许连难过的时间都没有。
欢迎大家评论我们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