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理论(十三)

把线段A和线段B单独拿出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线段A的长度占三个单位,而线段B的长度恰好占2个单位。也就是说,物体高度是观察者眼睛高度的三分之二,已知观察者眼睛高度为1.5米,因此物体的高度为1米。

已知刚刚得出来的新条件线段B为1米,再通过焦点延长线,可以知道物体面向观察者的那个面,是正方形。同时,物体位于观察者的左前方,并且横向偏移1米。

那么问题就来了,利用焦点透视的特点,把几乎所有数据都求出来,仅剩下物体的纵深与纵向距离。这里的纵向关系涉及到透视现象的变线,物体4条线变线无论大小、长短和方向都不一样,怎么办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关于诊断X线机准直器的作用,错误的是()。 (6.0 分) A. 显示照射野 B. 显示中心线 C. 屏蔽多...
    我们村我最帅阅读 10,832评论 0 5
  • 01. 颅脑CT扫描采用的听眶线是()。 (1.0 分) A. 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 B. 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
    我们村我最帅阅读 3,433评论 0 6
  • 按照之前的透视图,先从图中找到已知条件。我们清楚知道,该观察者的眼睛的高度是1.5米,因为是平视的透视现象,所以透...
    博为峰51Code教研组阅读 250评论 0 0
  • 男版《Produce101》已经播出3期了,很多女粉丝表示“像皇帝选妃一般的看着这个节目”。清一色的小鲜肉,让各路...
    迷妹不识路阅读 11,578评论 6 2
  • 【爱因斯坦的父亲带他到郊外散心。父亲问:“你知道那两棵树叫什么名字吗?”他木木地说:“不知道。”“高的叫沙巴,矮的...
    贺小桶阅读 3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