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医院,我不了解。也可能说得不对,但我是这么认为的,也是按照我认为的在做,大概能算知行合一。
先说我的观点,我几乎不去医院,我也不相信医院。我知道这个观点非常偏激,我也不希望大家学习,因为每天有大量的人去医院,我也不该这么说。就好像我说刷短视频浪费时间,大家都在刷,我就不该这么说。况且,消遣不行吗,非得是浪费?中文是跟我家姓吗?
但是,这个世界就是矛盾的,就像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最锋利的矛,和最坚韧的盾那样,世界就是这样构成的。
我也不是完全没去过医院,我去过,抛开看望病人,我自己去过四次。我能把具体次数记得这么清楚,你就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珍贵,我是非常珍视,并且保存在记忆里的。
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跟你说四次去医院的所有细节,我都记得。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除了去的次数少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酝酿得久。
你们知道,你对一个东西投入的时间,决定了这个东西对你而言的重要程度。小王子里有一句话:“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的重要。”
同样的,我在要不要去医院这件事上付出的时间,使得我去医院这件事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最近一次去医院,不夸张地说,我至少酝酿了两年。夸张地说,那可能就太夸张了,但也合理,我酝酿了8年。
你可能要说我,什么毛病能酝酿八年,不会是季节性感冒吧。我觉得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就直接说了,就是不知道说了以后,你能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会两年,一会八年。
是什么病?痛风。
说两年,是因为有一段时间,痛风已经一个月发作一次了,比生理期还准时。说八年,是因为第一次痛,到断断续续痛,到一个月一痛,这个递进的过程,持续了八年。当然,我没有生理期,这是打个比方。况且一般有生理期的人,都不会痛风,这个就不展开说了。
两年后决定去医院,是因为已经彻底不能上楼了,膝盖完全没办法弯曲,而且开始水肿。试过了各种办法,每天坚持腿抬高,伸直膝盖,上班我甚至直接把腿放在电脑机箱上。多站少坐,多喝水,注意饮食。中午吃了饭就下去晒膝盖,甚至研究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自己顶不住了,去了医院。
去医院的时候,刚说了,每一次去医院的经历都十分深刻,因为去得少,哪怕这件事截止写稿时已经过去快六年,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当时我进门诊室,医生让我坐下来给她看看,我说坐不下来了,站着看的,属于站着把病看了。不是,属于把医生也整懵了。她倒不是真懵,不是没有经验,也不是别的,医生很专业,人很好,只不过她没见过我这么能拖的人,她说我是个狠人。
后来把化验单给她,她看了也是直呼内行。她说,我要是再这样继续保持下去,估计直接肾透析了。我一开始还以为她是让我继续保持下去,以至于听到肾透析的时候,由于反差过大,我一时没缓过劲来,差点坐了下去。
她是准备说尿毒症的,但她想到我这人的狠劲,也没说出口。因为她后来跟我举了一个例子,说过去有个病人……她虽然没有直接说我,但她把那个病人的情况描述了一遍以后,我第一反应:这不是换了个名字的我吗?甚至没换名字,她只是称呼“那个病人”。而我,现在,此刻,就是,那个……病人。
说真的,我是吓大的,不是大厦(sha)的厦(xia)。毕竟我四次去医院的经历都类似,通过看医生的个人资料,应该都是见过世面的,只不过见到我的时候,还是迟疑了。他们的反应都差不多,说的话也差不多,基本都是把我说得快差不多了,就是命悬一线。
说真的,我不确定我如果不拖沓,我不酝酿,我第一时间就去医院,他们会不会也是这一套说辞。但是,像我这样一拖两三年的,然后去医院,再听医生说这话,我不会觉得他们故意严重我的病情,他们但凡稍有松口,我都觉得是我酝酿的不够久。所以,当他们说我很严重时,我第一反应,只觉得舒适,觉得他懂我!他说的和我想的竟然一样,完全说到心坎里了,这岂不是神医?那种被人认同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之所以我能有这样的错觉,完全归功于我的酝酿,我自己在拖延病情的那几年的时间里,不说想明白,就身体逐渐变得不适,自然会一天一天让我明白。季羡林先生说:“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这时突然有人发现,我一开始说不去医院,结果说了半天去医院,甚至说的都是去医院的好处,这不矛盾吗。
不矛盾。我为数不多的去医院的经历,全部是把病情拖到,连主任医师看了,都要被我打断0.1秒专注力的程度。堪比你在上班的时候,突然想刷视频了。什么,你上班随时都想刷,那不是打断的问题了……这样,你让你们老板来说。
几乎可以这么说,当我选择去医院的时候,我就已经非常确定我是什么问题了,我去甚至都算不上看病,我是去找认同感。就是我一去,这么一展示,医生这么一说,我:诶嘿,被我“拖”中了吧!
你知道吧,我相当于让病情显化了。显化其实算不上什么,我甚至还让病情具象化过。但是,那些经历就太影响脑子了,无论你是刚睡醒、刚要睡、准备吃饭还是刚吃完,都不适合听我说这个。
说到这里,其实我是很担心,你们听不明白我在说什么的,所以我决定还是用人话直说:医院看病多数不是用诊断法而是排除法。
我不知道我都这么直了,还有没有人不明白。就比如你做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让你选一个,你是不是应该直接选一个正确答案,而不是把另外三个不正确的都在试卷上写一遍,还逐个分析。
当然,放在追求真理这件事上,肯定没问题。但是,追求真理也不是在我身上追求啊,你应该是已经追到了这个真理,然后才见到我的呀。
现在是看病,是让你通过你追求到的真理,来诊断我的病根,不是让你分析我,然后说一句:哦,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不是这样我不清楚,反正就冲你这句话,我以后反正估计就这样了。
当然,有人会觉得,我太杠了,看病做检查,方方面面检查到位,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更何况,现实之中哪有什么ABCD四个选项,只有猜测,都是自己推测出来的可能性,然后从里面选一个,怎么可能一下就选中正确的结果。
但是怎么说呢,不客气地说,就按照这么个方方面面检查到位的看病方式,啊,是吧,就是……我上我也行?
还是不聊这个话题了,感觉风险蛮大的。就和开头说的那样,当大家都刷短视频的时候,你说短视频不好,你就有问题。当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方方面面都检查这件事的时候,你说这样检查不好,你就有问题。
当然,问题其实不在于说什么,而是没有解决问题本身,提出这个问题,看似找到了病因,实际上只是增加了新的问题。比如你不让他们刷短视频,那么你应该提供另一个方案,他们该干什么,既然没有,那就不要说刷短视频不好,你这不是诚心给人破防。而且就算没有短视频,还有中视频、长视频、精选视频、小视频……啊,很多。
就像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我说“这个世界就是程序设定好的”,有网友就在我的下面评论,他说我也是设定好的,说明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设定我的人写的,那么设定我的人又是被谁设定的,更高一级的设定又是谁在设定,那么最高级的设定又是谁?
这位网友就属于成功打断了我0.1秒专注力的那类人。但我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也不敢知道,因为我知道,我一旦知道了,并且告诉他,他就会有新的知道,然后迫使我也有新的知道。到那个时候,是谁在设定我,我已经不知道了,但我知道,我被他设定了。
其实我也承认,他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写那篇文章之前,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我解决不了。你可以说是因为大家都能接受这个内容,所以我写这个内容,就像大家都刷短视频,所以我做短视频。
你也可以说我有问题,但其实你这个问题,和我刚才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问题其实不在于说什么,而是没有解决问题本身,提出这个问题,看似找到了病因,实际上只是增加了新的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问题,以上的所有问题就到此为止了。
关于去医院这件事呢,我也不提倡任何人去或不去,只是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谨代表个人观点:
医生不是神仙,跟大家一样,都是打工人。没有打工人可以保证自己工作不出错,保证自己工作不做无用功。既然已经选择找他,说明自己没有办法,那就只能相信他,托付给他。至于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结果,在这件事上,只能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所以,我几乎不去医院。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 浇玫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