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过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时。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祈盼丰收、幸福,中秋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生命至关重要的节日,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中秋,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党员干部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既管好自己,也管好家人,别因过节而“失节”。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党员干部要坚持清廉过节。中秋为人情来往提供了时机的同时,也给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带来极大考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节假日简单的“人情往来”下常常暗藏着“糖衣炮弹”,当小贪成为一种习惯,就很容易演变成大贪。党员干部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 要带头崇廉拒腐,树立良好家风,强化自身约束、严于律己,坚决杜绝“节日腐败”,防止掉入“人情陷阱”,做到廉洁过节、文明过节、简朴过节。要始终绷紧心中的弦,杜绝“拿一点,没关系”的错误思想,管住手脚,抵挡诱惑,做到公与私泾渭分明,多一份敬畏、多一些顾忌,坚持廉洁过节。
沉下来,弘扬正气。中秋将至,警钟先鸣,纪检部门的廉政提醒短信早早的发到手机上,“九个严禁”的纪律要求很明确,传递了狠刹不正之风的信号。节日期间是聚会活动、吃喝送请的高峰期,一些腐败现象往往发生在这个特殊节点,少数“免疫力”差的党员干部,往往会感染上“节日病”,还有一些人为送啥礼、在什么时间送而绞尽脑汁。这样的佳节早已“变了味”,与节日内涵南辕北辙。事实上,做人做事,还是光明磊落、多走正道、多些正气好,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该吃的饭,管住自己的手,不拿不该拿的钱。只有充满正气节日到来心里也就多了踏实,头顶的圆月才会格外明亮。
过一个廉洁的节日,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严肃的问题。国人祟尚礼节,节日期间喜欢走亲访友,联络感情。人情交往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手握公权的党员干部,看似简单的“礼尚往来”,极有异化为权钱交易的可能,不跑越红线,才能不掉入腐败的旋润,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别送礼人的“用意”终会踏上不归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清正平和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算好自己的政治账、经济账、声誉账、亲情账,守住纪律底线,把握好交往界限,自觉拧紧法治和道德的螺丝钉,牢牢堵上礼尚往来”的旁门左道,不为物所累,真正从容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