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心情变化历程(好奇-震惊-质疑-失去兴趣)
a. 看到标题“梵高为何自杀”时,感到很好奇,因为普遍的说法是梵高因为精神失常而自杀,想知道这篇文章是否会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b. 读到“他是一个心思缜密、思路清晰”的神经病时,感觉很震惊,因为这和普遍观点截然相反,兴趣增加
c. 读到“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的时候,开始质疑这篇文章的逻辑“下一盘很大的棋需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吗”,兴趣开始消退,怀疑精神逐渐占上风
d. 看到支付宝logo,恍然大悟是广告,如果不是在做作业的话,一定马上关掉
II. 各维度分析
a. 用词
文章用词风格挺混搭的,既有市场营销类的”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对市场的分析相当准确“”个人风格的树立“,也有搞笑的”牛B“”一拍大腿“等等,这种混搭带来了一种诙谐感
b.结构
1st:提出结论(梵高自杀不仅仅是因为精神失常,他在下一盘巨大的棋)
2nd:举例论证(用看准塞尚证明梵高有头脑;用梵高画风和其它知名画家不同证明梵高精准的挖掘到了市场的空白点;梵高得到的月生活费足以让他衣食无忧,他生活落魄可能是因为他拿剩下的钱做了一些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
3rd:从梵高生活落魄引出理财规划,引出”支付宝“
我的看法:这篇文章的逻辑很不严谨,即使梵高真的如文章所说,对自己很周全的规划,这些行为也并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会自杀。换句话说,下一盘很大的棋需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吗?这个逻辑没有圆好的话,读者分分钟出戏,这也是我看到最后觉得兴味索然的原因。
c.标题
通过对一个基本尘埃落定的问题提出质疑,吸引读者的注意
d.配图
文章基本以提及到的画家及其相关画作作为插图,辅以商业分析ppt中使用的图标
前者文艺小清新,后者正式商业化,和用词一样,混搭带来了一种诙谐感
III 可借鉴之处
a. 避免逻辑不严谨
日后写类似文章时,逻辑不严谨是一定要避免的。读软文就像催眠一样,一点点不和谐的声音都会让读者从催眠的梦境中醒来。
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的话,我可能会把”自杀“这个点排除,因为和其它地方衔接的有点突兀,我会把结论修改成类似”你觉得梵高一生很悲惨,nonono,其实人家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为啥梵高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还是没过好一生“。
b. 混搭的配图和用词值得学习
如果我需要写带点调侃幽默的文章,我会借鉴文艺和逗比混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