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半年一度的写带娃记的时候了。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儿子扬扬从1周岁半到2周岁这半年时间的成长,是写给我和他共同的回忆录。
这是带娃记的第四篇,到看前几篇可以戳下面这个目录。
01语言能力的发展
这半年扬扬最主要的成长是语言能力的提升,在我看来这段时间他在语言能力这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把它写在最前面。
1周岁06个月到1周岁07个月,这两个月的时间,扬扬语言能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绘本的阅读,可以说绘本给他带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绘本让他词汇量在这段时间剧烈增长。
除了我在他1周岁04个月时买的《好饿的毛毛虫》、《棕色熊棕色熊,你在看什么》、《小熊宝宝绘本》、《米菲宝宝启蒙绘本》外,又买了《猜猜我是谁》的洞洞书系列,这些书他都很喜欢,每一本都读了不下百遍。
具体学到的词汇有:
昆虫:爬爬虫、蜗牛、小蛇、蜜蜂、蝴蝶、乌龟
动物:咯咯鸡、嘎嘎哎、小鸡、咩咩羊
小熊、小象、小猪、猫咪、老鼠、兔兔、企鹅、猴、马、鳄鱼、老虎、狮子、奶牛、犀牛、驴
水果:苹果、草莓、梨头、葡萄、香蕉
吃的:蛋糕、牛奶、棒冰、骨头
户外:云、月亮、小树、小草、小船、下雨、飞机
户内:皮球、气球、眼镜、蜡笔、图画、围巾、手套、钟头
除此之外又在生活中学到了:阿豆牵(外面去)门开开,鞋脱掉,里面去,楼上,下面(哦滴),里向这些方言。
在这两个月,他还学了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比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呜,小鸭子嘎嘎,小绵羊咩咩,小青蛙呱呱,小蜜蜂嗡嗡,小公鸡喔喔喔,奶牛哞…
从他学说话这件事上,我感受到,要想把一样东西学好,又要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毫无压力,并对学这样东西保持非常高的主动性,除了需要很高的兴趣外,还要有一个开心的氛围以及持续不断的鼓励。
在1周岁08个月到1周岁09个月的时候,扬扬的语言发展主要来自于生活,具体学到了这些:
身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眉毛、头发、头、肚子、牙齿
动画片:佩琪、乔治、泰迪、恐龙、披萨、面包、蚂蚁、太阳、熊猫、米老鼠
吃的: 西瓜、桃子、番薯、酱油、牛奶、奶粉、冬瓜汤
事物:积木、石头、拖把、电灯、手机、电话、电视、遥控、杯子、碗、凳子、脸盆、面油、开关、沙发、被子、枕头、篮球、麻将、汽车、公交车、电瓶车、钥匙、吊扇、空调、彩虹、泥土、沙土、楼梯
动作:起床、刷牙、洗澡、唱歌、跳舞、摆进、拉起、跑步、走上、走下、跳下、爬上、下来、上去、上面下面、楼上、地上、放好(摆弄)、充电、看书、看一看、盖起来、藏进去、电灯开开、吊扇开开、吊扇关掉、看电视、倒垃圾、擦一擦、喝水、抱抱小象、倒水、开车车、下车了、好玩、有趣、穿衣服、游泳
1周岁9个月半之后,我开始下意识地让他把说出来的词语扩展成短语。
比如,当他说手手时,我提醒他要说洗手手,当他说饭饭时,我提醒他说吃饭饭,当他说梯梯时,我提醒他说滑梯梯,当他说皮球时,我提醒他说拍皮球,当他说积木时,我提醒他说玩积木…
然后,又给他买了一些绘本,有《彩虹色的花》、《蚂蚁和西瓜》、《月亮的味道》《好饿的小蛇》,因为他喜欢看《小猪佩奇》,所以我也顺势给他买了一套《小猪佩奇》绘本。这些书,一开始还看不习惯,后来都很喜欢,读了也有上百遍了。
1周岁10个月的时候,扬扬已经从说短语过渡到说句子,一开始只能说四五个字的句子,然后能说七八个字的句子,之后越说越长了。
他说过比较长的句子有:妈妈走快点;怎么回事呢;爸爸衣服没穿;外公鞋子穿好;这只脚呜哇咧;爸爸手机在充电;外婆吊扇关掉咧;这部车车翻向了;这个电风扇破掉了;妈妈空调开着弄咧;吊扇呱呱呱呱在转;这个是红色的螺丝;滴滴呜啊到龙山去;佩琪乔治坐跷跷板;爸爸电瓶车钥匙没插;电风扇被外婆按掉了…
后来甚至还能念童谣唱童歌了,能说“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能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02.认识颜色、数字和形状
(1)颜色
我从扬扬一周岁半时就开始教他认颜色,教一个这么小的小朋友认颜色真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特别强的耐心。
为了更好地教他,我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玩具用来帮他辨别各种颜色。
然后还自己画在了一张纸上,方便教他。
我怕一次性教多了,他很容易把颜色搞混,所以每个阶段我只教一种颜色。最开始是教红色,大概教了半个多月,每天早晚教个五六遍(教多了会有抵触心理),一共也就教了百来遍吧。只是这时候他不算真的知道什么是红了,因为他看到这样红色的东西知道是红,看到另一样红色的东西就不知道是红了。
第二个颜色教的是黄,教了一个月左右,刚开始教的时候,他完全把两个颜色搞混了,需要多花点时间教他把两个颜色区分开来,慢慢地开始理解颜色是什么,能够在看到两样都是黄色的东西时,明白他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于颜色。
1周岁07个月半的时候,扬扬已经能够在一堆玩具里找到哪些是红色的,哪些是黄色的。这让我很是欣喜,感到满满的成就感。
在扬扬差不多能分辨红色和黄色后,我隔了半个月,再教他第三个颜色,绿色。这个相对好教,那时候我每天都要推他出门散步,会指着周边的花草树木,告诉他哪些东西是绿色的,教了半个多月之后,他基本上能从红绿黄三个颜色中辨认出绿色了。
之后,我信心满满地开始教他蓝色,结果比我想象中的困难多了,他完全把绿色和蓝色搞混了。教了半个多月后,扬扬依然分不清绿色和蓝色,我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有次当扬扬依旧把蓝色说成绿色时,我流露出了一点失望的神色,当我再次询问他时,无论我怎么问,他都不再回答,还把我手上的东西摔了。虽然我并没有表达负面的语言,但小孩子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大人情绪上的细微变化。
如果换成其他成年人,我想大家肯定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怎么抗挫能力这么弱。但我认为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我意识到,我对他的期望太高了,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要分清楚颜色实在是太难了,我不应该对他感到失望,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次,我一直坚信,只有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如果我希望他能学得更快更好,就需要给他营造更好的氛围。
于是,之后在扬扬说错时,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坦然接受他现在还做不到的事实,笑着跟他说,你说错了,但是没关系,不再对他感到失望,我会觉得,就算他没能学会,但是他仍旧很棒。
在一周岁09个月时,扬扬差不多能把红、黄、蓝、绿这四种颜色都辨认出来了。
在1周岁10个月时,扬扬能够把红、黄、蓝、绿、黑、白、灰、粉、橙、棕、紫这11种颜色都辨认出来了。
(2)数字
在扬扬一周岁06个月时,我开始教他看手势认数字,他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差不多教了一个月,他就能够看着手势,把1~10全都说出来。
一周岁07个月后,他已经能够不看手势,把1~10从头到尾背下来。
于是我在一周岁07个月半时开始教他认阿拉伯数字。
那时,我一个数字教他认两天,他认得很快,基本上认的第二天他就能辨认出来了。教了十来天,他能够把0、1、2、3这四个数字都辨认出来了。
教完这四个数字后,我把教数字这件事停下来,去教他颜色,毕竟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同时教太多内容,我怕他接受不了。
再次教他数字的时候,他已经1周岁09个月了。这时候由于前期教他颜色时让他觉得有些吃力,对再次教他东西有些排斥,所以进度很慢,跟我设想中的落差太大,让我不免感到失望。
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发现是自己过于急切,把不好的情绪传递给了他,让他变得很消极才会这样。
我发现自己因为家庭主妇的身份,长期无法得到肯定,才会想要通过孩子去证明自己是重要的,以至于把教孩子东西当作了一项项的项目考核,当业绩没有达标时,不断地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焦虑不安。
但情绪是会传染的,我开始发现,当我越期待孩子可以做到什么的时候,他反而越难做到,因为自己越焦急某件事,他就会越抵触这件事。只有自己坦然地接受做不到也不要紧,把短期目标设定地低一点,把高一点的目标时间线拉远一点,才能走得更踏实更稳定。
我慢慢放下自己内心的焦虑,跟自己说慢慢来,没有必要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学会这些,给彼此多一点时间。
然后,除了平时在家里教他以外,每次带他出门的时候,我都会在路上让他指认停靠在路边的车子上的车牌号。比如这两天在教他认“4”,就会找车牌上有“4”的让他来认,认出之后,他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觉得很开心。
1周岁9个月半时,扬扬已经能把“4、5、6、7”都认出来了。
之后,又教了半个月,1周岁10个月不到时,扬扬就能把“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都认全了。
(3)形状
我并没有把教形状这件事提到日程上时,扬扬就已经能认出不少形状了,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在那之前,我并没有刻意地教他指认各种形状,完全是他自己特别喜欢形状配对这款积木,在玩的过程中,听到我的话,自己记住了。
形状配对这款积木是我在他1周岁07个月半时买的,他在1周岁09个月时,已经能够认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梯形、爱心、五角星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某个东西,即使没有人能够教他相关知识,他自己也能主动学得很好。
1周岁10个月时,我把这些形状都画出来,果然教了没几天,他把这些形状都认对了。
03运动能力
在这半年,扬扬特别爱出门,基本上每天出去个三四次(除非特别热),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所以我每天起码要花两个小时陪他在外面闲逛。
他对外面的一切东西都充满好奇,看见什么说什么,一路上都在说着:小树、小草、花花、蝴蝶、小鸟、汪汪、猫咪、小鱼、小虫子、车车,还有周边房屋的门窗他也要说一遍,见到陌生的小朋友也会同我说那是哥哥,那是姐姐…还很喜欢追着蝴蝶到处跑。
路上看到有台阶的地方,他总要过去坐一坐,看到陡坡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在上面不停地上坡下坡,看到有高低落差的路段,他总喜欢在那里踩上踩下,把这些当成游戏。
家周边的环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我们成年人根本无心去留意,但是小孩子就会把这些寻常的东西观察得细致入微,体验得妙趣横生,尽管每天有出门,他仍旧能从外面的一草一树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这是我们都失去的能力。
虽然比起语言的发展,在运动能力上,扬扬慢了许多,但也能看到一些进步。比如,路程能走更远了,本来只会走现在能够一路小跑了,然后在家十分乐衷于爬楼梯这件事,只是还需要人扶着。人也长高了,能够自己独立关门开门了。
04自己脱鞋
除了希望他能自己吃饭之外,我还希望他在其他方面的自理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1周岁09个月时,恰逢夏季,穿着凉鞋,我决定教他自己脱鞋子。
我跟他说要做三个步骤,首先把鞋子侧边的魔术贴撕开,接着在脚后跟的地方往下一拉,最后握住脚尖那里往外一拉就能脱掉了。
一开始,他不大能够很好地控制用力的方向,脱不掉的时候会很着急,学了六七次之后,就学会了。
get了这个技能之后,他每天一走到客厅就把鞋脱掉,在爬行垫上撒欢了玩耍。
可惜我没有预料到后来入秋了,天气转凉,而他不知道天冷了没法任性地赤脚了,依然喜欢脱鞋,而且是每次刚给他穿好鞋,转眼他自己就脱掉了,唉~
05爱的表达
我非常希望扬扬能够拥有爱别人的能力,所以很重视引导他去表达爱。
我通常会问他:妈妈最爱谁呀?他说:扬扬
我问他,妈妈好吗?他说:好
我问他,你爱我吗?他说:爱
我问他,你是我的什么?他说:宝贝
当他喃喃地一遍遍叫着妈妈,亲昵地靠在我身上,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紧紧地搂着我,或是喂我东西吃,给我拿鞋子,睡前轻轻捏捏我的脸,我都能感受到他对我的爱,甚至他非常愿意说“爱妈妈”,让我觉得很温暖。
06趣事
聊一下让我觉得有趣的事吧。
(1)有一次他在用力地敲桌子,我蹲在旁边,厉声说:你要轻轻!他走过来把脸贴在我的嘴上,示意我亲他。原来他听成了“我要亲亲”。
同样的还有一次,我很严肃地跟他说,你要轻轻地放,不要用力地扔。结果他过来亲我。
(2)娘家的邻居给他吃麻花,那麻花又细又短,还是绿色的,他指着麻花一直说,毛毛虫,坚决不肯吃。我看着确实有点像家里的毛毛虫玩具,看着他的样子,觉得很好笑。
07孩子不吃饭,大概是不饿
我发现几乎每个家庭都为孩子的吃饭问题头疼过。家长总是求着孩子吃饭,仿佛孩子自己没有吃饭的需要,甚至会有人觉得如果我不主动喂,他就绝对不会吃饭的。但这怎么可能呢,温饱是任何生物最基本的原始需求啊,哪有人生来不知道饿的呢?
在我看来,如果要解决吃饭问题,就需要把“我需要让他好好吃饭”这个想法转变成“吃饭是他自己的需求,没有人喜欢饿着”。
然后,我的做法是,把吃多少的权力交到他自己手上,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强迫。具体做法是,每次吃饭必须让他坐在儿童餐椅上,只要下了餐椅就不提供食物,吃饭时把食物处理成他容易抓握和嚼咽的小块,放入专门为他准备的砸不烂的碗里,让他自行抓取食物,自主入食,只有米饭是由我来喂的。然后最重要的是,除了一日三餐,其他时间段尽量不提供吃的。
相信很多人会质疑我,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自己掌握吃多吃少呢,万一他不吃也随便他吗?难道不用担心他会营养不良和长不高吗?
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不信任,才会导致孩子对吃饭这件事如此抗拒。吃饭本应该是一个令人享受的事情,可我们把他变成了一个被逼迫的、充满指责的、体验起来非常糟糕的事情。
当我们把吃饭的主动权交到孩子自己手里,他能够自己选择每一口进入嘴巴里的食物是什么,这种决定权让他的掌控感得到了满足,他能够自己用手去接触这些食物,这种触感的体验让他欣喜不已,当他通过自己的力量把食物放进嘴里,他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会觉得吃饭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他吃得不多,要是我们在一日三餐之外不给提供其他吃的,他总会饿的,在下一餐总会多吃一点,只要你愿意相信没有人喜欢饿着自己,他应该会吃得很好。如果你依然觉得他仍然每天吃得很少,那只能说明,他只能吃得下这些,只是你自己认为他吃得不够多而已。
要是你担心他营养不够,完全可以放多一些种类的食物在他的碗里供他选择。如果他挑食了,那也不要紧,可替代的同类营养的食物那么多,总会有他喜欢的,比如不喜欢吃青菜可以提供花椰菜,不喜欢吃猪肉可以提供牛肉等。
另外,我发现,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并非是孩子真的做不到,只是家长自己放不下,家长比孩子更需要对方,如果孩子自己把事情做好了,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需要了,会感到很失落。
对于吃饭这件事,我觉得家长越佛系,孩子吃得越好,家长越焦虑,孩子表现得越遭。
08被迫分享无法让孩子学会分享
我在上一篇带娃记中提到过分享,但现在仍要强调和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十分笃信地认为,分享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分享,就会给他贴上小气、吝啬、不会交际、不够友善等负面标签。但分享真的是必须的吗?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和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车子、房子等贵重的东西随意送给别人,但我们却会理所当然地要求孩子必须要把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东西送给别人,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心爱的东西都不值一提。
就算对我们来说不是那么贵重的东西,相信我们也不会随意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不熟悉的人,但是我们却会要求孩子必须把他喜欢的东西拿给他不怎么喜欢的人,即便他万分不情愿。
我发现没有人会质疑,分享是否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就会总在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与孩子发生很大的矛盾。
我看到一位育儿专家说,想让孩子学会分享,首先要让他有物权感。什么是物权感?就是让他知道这样东西是他的,他有权力决定这个东西可以怎么用,他有权力决定这个东西可以放哪里,他有权力决定要不要把这个东西分享给别人一起用,他有权力决定把这样东西分享给谁。当我们想要用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需要经过他的同意,如果他不同意,我们不可以用他的东西。
如果他没有物权感,想让他分享是很难的。只有体会过真正的“拥有”,孩子才会主动分享。如果孩子不主动,我们一定要强迫他分享的话,他只会更加拼命抓住正在拥有的东西。
分享应该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被迫教不会孩子分享。当孩子有了物权感,再加上我们自己言传身教,平日里经常把吃的用的与别人分享的话,孩子自会模仿我们的行为,自发地主动地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
要是孩子依然有不愿意分享的时候,还是希望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当其他孩子想要玩他的玩具时,希望家长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
09如厕训练
扬扬1周岁08个月时,天气已经入夏了,身边的人都在建议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但是我通过多方思考,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只是大家都不理解。
从生理上讲,当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还没发育成熟时,过早进行如厕训练,容易造成憋尿反射缺失,就好比孩子还不会坐我们就希望她走,对他的肌肉会有不良的影响。
然后,我希望当他能在知道自己要尿了或拉了的时候能够提前告知了,并且能够自己独自脱裤子了以后再进行如厕训练,毕竟这样会容易很多。
而在8月份那个时候,扬扬还只能做到在已经把粑粑拉出的情况下,偶尔会告知我们,也不会自己脱裤子,那这就说明现在还无需着急,等他更有能力的时候,再训练他会更好。
我主要是怕,当我们教他太有挑战的事情时,他一直做不到的话,他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从而变得比较抵触这件事,反而把这件事变得更困难。
此外,希望家人可以不常常把自家孩子和别人去比较。在我看来,只有自己比不上别人,自己很low的人,才会把孩子当成自己唯一的资本,把孩子的成绩当成自己的成绩,让孩子给你冲锋陷阵,去战场上厮杀,自己像乌龟一样缩起来,这不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该有的姿态。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势,我们不需要拿别人的优势跟自己比,我们不需要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奥巴马不需要比刘翔跑得快,刘翔不需要比马云会挣钱,马云不需要比朗朗会弹琴,朗朗不需要比姚明会打球,如果我们拿刘翔的健跑优势和奥巴马比,去质问奥巴马,为什么刘翔能跑这么快,凭什么你不行,这不是很好笑吗?可放在孩子身上,我们却很容易犯这个错误,为什么别人这方面比你强,你怎么不行,难道他就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
我希望家人不要通过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我的孩子,也不希望家人通过贬低别人家的孩子来赞扬我的孩子,无论是夸奖还是批评,都希望能够从客观角度出发,陈述客观事实,做这种无意义的比较对孩子来说负面的影响都更大一点。
10.胆大不一定是正面特质
其实我一直不觉得我儿子过于胆小,可家人总会说希望让他能够变得胆大。而我见过那些胆大的小孩之后,觉得我儿子万万不可变成那样。
难道胆大一定是正面特质吗?我觉得不是。那些胆大的孩子,面对危险的事物,毫无安全意识,他们爬到很高很高的地方,毫无顾虑地跳下来,在车流不断的马路上,横冲直蹿,在没有安全防护的建筑工地上爬上爬下,在没有围栏的小河边嬉闹玩耍。他们是很勇敢,但每年因意外事故身亡的,也恰恰大多是这些勇敢的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变成那样。
他现在就很好。面对陌生的事物,他都不会着急想要尝试,他会认真观察一阵子,确保安全之后再去尝试。对于不熟悉的东西,他会很谨慎,对于他不敢尝试的东西,他会说“我害怕”。
我不认为说“我害怕”是一个负面的表现,反而觉得,一个敢于示弱的孩子才是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即便他遇到危险,也会假装自己很勇敢,不敢提出自己的需要。
11.过度保护是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每天跟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大概是“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不断地在阻止孩子的行为。有些行为在我看来并不会有人身安全的问题,但成年人往往会因为怕小孩子惹麻烦就处处阻止,并用“不乖、不听话”这些负面的语言去否定他。
我自己是希望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孩子多提供一些自由,让他自主去探索这个世界。
有个亲子咨询师说,当我们家长在抱怨孩子做作业不主动、做家务不主动、上兴趣班不主动,任何事情都很被动时,有没有想过,他的主动性早就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我们破坏了。每当他想主动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说的都是不可以,把孩子身上积极主动的细胞都给杀死在摇篮里了,他还哪里来的什么主动性呢?
小孩子天生就有满满的求知欲和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不需要我们去推动他,他自己就很乐意去到处摸索和学习,超级主动地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只是我们总在阻止他。
所以,我总是不介意他稍微玩一会儿水,随他去体验关灯开灯,关风扇开风扇,关门开门,去摆弄家里的各种物件,在各个房间里爬来爬去,把东西抛上去又扔下来。这些寻常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特别新奇的体验,他都会觉得很有乐趣。
如果每次都去破坏他内心良好的感觉,他就很难建立足够的自信,不再拥有主动性,对这个世界也会缺乏热爱和好奇,再也没了创造力。
12.分离焦虑焦虑的只有我而已
在扬扬1周岁10个月的时候,也就是今年8月中旬的时候,我在想明年的今天,扬扬也快3周岁了,我应该已经在求职了。
为了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我准备提前一年准备一下,在家待业三年了,也不知道现在招人都有什么要求,就去人才网上看了看。
没想到我只是随便看了一下,之后陆陆续续就接到很多招聘电话,有一个工作感觉特别合适。
就这样,我临时决定终结全职妈妈的身份,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去接受新的挑战。
在任职前的一周里,我感觉自己压力山大,焦虑到不行,整晚整晚地睡不着,我焦虑的不是工作,而是带孩子这两年来,扬扬他没有离开过我身边,我很难想象我不在的日子里,他是否能够适应。
大半夜的,下单了很多分离焦虑的绘本。有一本挺有用,叫做《我妈妈上班去了》。
我把绘本里的小男孩的名字说成他的名字,我说“扬扬你看,这是扬扬,扬扬在干嘛呀?他在送妈妈,妈妈要干嘛去啦?妈妈滴滴唔啊,车车开着上班去了…”讲了很多遍,让他逐渐有代入感。
平时,家里的绘本都是我在给他讲,我上班了之后,怕白天他听不到绘本了,于是抓紧时间,趁他每天还在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的绘本一本一本地自己录下来,这样我不在的时候,妈妈就能放给他听了。
做完了这些准备,我上班的那一天早上,当我复述《我妈妈上班去了》绘本里的话,告诉他,“妈妈要上班去了,扬扬要乖乖的,自己在家里玩呀,等外面天黑黑了,妈妈就会回来哒。”,然后跟他挥手告别。
他猛然意识到,这原来不是一个故事,这原来是真的,那一刻惊愕了一下,最后同我告别的时候,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就比较平静地说再见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也一直没有出现过大声哭闹的场景,气氛都挺不错的。反倒让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觉得少了点什么。
原来,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独立多了。焦虑的一直只是我而已。
13.不要有天才妄想论
我发现家人对我的孩子有过度的妄想,认为我们家孩子比任何孩子都聪明,比任何孩子都有出息,将来就是个考北大清华的料,未来注定功成名就,事业卓然。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父母就说我能上北大来着,如今连个本科都上不了,不知道为什么,都活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不清醒,哪来的什么天才,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我其实很不喜欢别人夸我儿子聪明,在我看来他只有一般的智商而已。在别人夸他聪明的时候,我会觉得,在他们看来,我儿子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天生带来的,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
而事实上,扬扬之所以能够记住那么多本书,是我同他一起每天十来本十来本地在读,每本都读了好几遍的结果,我敢说,每一本书都读过上百遍了,换作是别的小朋友,也能记住了。他之所以能够记住那么多的数字和颜色,是我们一起学了很多很多遍的结果,是每当我自己觉得实在教不会了的时候,告诉自己再耐点性子,再教他半个月试一下的结果,我们在一起做了那么多努力,可是在别人看来只是因为“聪明”而已。
我真的挺担心,如果别人只会夸他聪明,他会不会也以为他所取得的成绩只和他的智商有关,这样将来他学不会某样新的东西时,就很容易认为是自己在这个方面没有天赋,所以才会学不会,而不觉得这是因为不够努力的关系。
我希望家人,不要过度强调天赋的重要性,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可以更多地去认可他所做出的努力。
此外,我希望家人们不要对孩子有过度的妄想。在我看来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光靠个人就能取得非凡成绩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他,我自怀孕以来关注了很多育儿号,其中不乏高学历的人(比如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中科院儿童心理咨询师柏柏,北大硕士暖暖妈,美国哥伦比亚教育硕士小苏,法国教育学硕士一妈,世界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我纵然一直遵循她们的育儿方式,可我的孩子还是和他们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们有足够的财力,给孩子买的绘本的数量堪比一个图书馆,我给孩子买的这一点点书,对她们来说,不过毛毛雨而已。
他们有条件给孩子请保姆来照顾生活起居,自己就有更多的精力来专研育儿,精读了市面上国内外最权威的几十本育儿书,把育儿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他们有条件给孩子上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国际幼儿园,从小有外教教孩子说英语,能够请到非常专业的老师教孩子画画、弹琴等等。
他们还能带孩子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从小就能看遍世界,开阔眼界。
种种这些优质资源,都是我们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他们都不敢妄言自己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有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这样穷得要命,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普通父母,拿什么与他们相比呢?
我的孩子,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孩子罢了。我不图他能有多大成就,只望他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就可以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