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曹操被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在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传奇人物,从他死后,一生经历就被后人众说纷纭,可谓是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
相信很多人一直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曹操是一个恶贯满盈,篡权夺位的大奸贼。其实不然,大概是因为罗贯中和导演们为了剧情需要,才会有了一些虚构,造成大家的误解。
为了能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曹操,诗词君深夜去各大网站查资料,寻的一些较为真实的历史呈现给大家,可真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年轻时的曹操,就表现出机智警敏,还有超强的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南阳何颙曾说他:“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有曹操的辅佐,汉献帝也才能坐稳江山,否则以东汉末年的混乱程度,汉献帝早就像他的先人们一样,无缘无故就驾崩了。
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实是没人能理解他的。自古以来,天下就是,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但是因为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了,正所谓曲高和寡也。而后人所认识的曹操不过是文人笔下的曹操。文人,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敢说曹操的好话。所以就只能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纯属个人观点)
撇开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塑造之间的差异,曹操都是一个十足厉害的人。据记载,曹操“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建安五年,他击败袁绍后,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任魏公后,设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广收在战乱中散佚的东汉官府和民间藏书,“采辍遗亡”,藏在中外三阁和秘书省。
文学上的造诣更是无与伦比,《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无一不反应出他的伟大抱负和宽阔的胸怀,而“蓬莱文章建安骨”就是说的曹操,可以说曹操的诗篇引领了一代文学风骚,建安风骨感染了多少历史豪杰。
短歌行
魏晋 ·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书中还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就是,衣服没有花里胡哨的,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他不仅自己俭朴,他还下令整治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
曹操俭朴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他死之后。曹操曾立下遗嘱:“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他保持自己的一贯风格,选择薄葬。曹操虽然不是帝王,但身份权势已和王者无异,很多帝王恨不得把世上所有的珍宝都随自己葬入地下,但曹操却一反这种潮流,选择薄葬。
三国小故事
削发代首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的马一下子蹿入田地,踏坏了一片麦田。他要执法官为自己定罪,被执法官拒绝。曹操要举刀自杀,被众人劝住。于是,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头发说:“那么,我就割掉头发代替我的头吧。”
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这就是三国中零光片羽的曹操,(史料太多,没能一一列举),一个被一部小说曲解的伟大英雄。每每感叹斯人,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赞誉他“: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