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二,有一次晚上我在绕着大学操场跑步的时候,像发神经似的一遍遍问自己“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而不得知。现在想想这种人生的终极话题,岂是靠跑几圈不就能解答的,然而这也开启了我对自己的不断探索。前几年我的人生信条是Be Myself,然而什么是真正的自我,隐藏在冰山下的自我,我也没搞清楚。而随着懂得的越来越多,尤其是阅读关于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等相关书籍,以及不断的自我实践,我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Be Myself不能帮我解答以上这些问题,而Make Myslef才是我需要一生不断努力的方向。
Make Myself我觉得要翻译成中文的话,可以是自我成长,自我超越。最近我在看“学习型组织之父”Peter Senge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何为学习型组织?和通常公司组织的培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不同,是指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并能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地互相启发,同时这个组织在创新和试错中又能够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进化。怎样才能打造学习型组织呢?作者提出了五项修炼: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心智模式(Mental Model),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其中作为基石的就是自我超越,只有组织中的每个人完成了自我超越组织才能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自我超越就是指一个人的个人成长和学习,不仅局限在能力和技巧反面,尽管它要以能力和技巧为基础。它也不局限在精神的拓展或开放,尽管它也需要精神的成长。它旨在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一件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以被动反应的观点去生活,而是从主动创造的视觉去生活。”
进行自我超越的修炼,需要从两方面来行动。
1. 设定愿景:不断澄清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而这出自于内心。
在这里,也许有人将愿景和志向目标相混淆。志向目标时个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终极领悟,类似于人生的方向。而愿景则更多指特定的目的地,是你渴望的未来图景。打个比方说,志向目标可以是“提升英语的能力”,愿景则是“五年后,英语达到口译的水平”。
在愿景建立之前,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是虚无缥缈的志向目标。同样如果愿景由来没有对志向目标的领悟,愿景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缺少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澄清愿景是自我超越修炼中一个比较容易的方面,真正更难的是下面:
2. 认清现实:并不是我们人人都具备认清现实的本领,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如何更清晰的观察现实。
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正是自我超越的道路。假如两者之间没有差距,就没有任何追求愿景的行动的必要。这个差距正是创造性能量的源泉,作者称之为“创造性张力”(Creative Tension),而这也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
焦虑感或许是现代社会上许多人的通病,而这似乎是由于现实未达到我们的愿景。如果你将这误认为是创造性张力可能有不妥,也许它是创造性张力存在时产生的某种“负面”情绪,但却并非是创造性张力本身,可以称之为情感张力(Emotional Tension)。试想在我们追求愿景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而极度沮丧,这时候我们很可能会有强烈的冲动要舒缓这种沮丧情绪,最直接的舒缓方法就是:降低愿景!“也许一个月看三本书不大现实,我每个月看两本书就已经很好了。”“其实我也没必要每天坚持健身,我一周跑一次步已经很好了”。等等。个人愿景的侵蚀是在不知不觉得情况下发生的,就这样,我们一点一点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要有对情感张力足够的承受力,避免它侵蚀我们的个人愿景。妥协将把我们一步步带向平庸。正如Somerset Maugham所说:“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自己的最佳状态。”但有时候如果世界逼得你不得不改变时,那时候的你也就无法舒服了。
许多人,甚至是那些很成功的人,也常常有这两种观念:1. 我做不到——缺少创造我们真心盼望的东西的能力。2. 我不配得到/拥有我们真心盼望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很少会被意识到,却深深存在着,而这会阻碍我们实现目标。打个比方,有一条橡皮带把你拉向你的目标,称之为创造性张力,而有另一条橡皮带却在把你拉回你不能/不配达到你的目标的深层观念。这两股反向力量行程一种冲突,作者把它称为“结构性冲突”。
想要完成自我超越,最重要的是克服这种结构性冲突,如何克服呢?
1. 降低愿景
2. 制造负面愿景——将重心关注在如何摆脱我们不想要的,而非如何创造我们想要的,包括缉毒、反核武器、反核电、反腐败等。
3. 意志力策略——一种精神兴奋法。
以上三种都不是正确,可持续的方式。那哪种方式才是呢?作者提出了一种概念“对真相的承诺”(Commitment to the truth),是指心甘情愿地剔除那些另我们限制和欺骗自己、不让自己看到真实情况的习惯,不断质疑我们对真实情况为什么会如此的理解,不断扩大我们的意识范围,以及不断加深我们对眼下各种事件背后的结构模式的理解。具体操作起来,需要我们:
1. 识别结构性冲突,以及其运作产生影响是所引起的行为表现。比如在项目进行中的时候我会自己闷着头苦干,就好像是克服由于别人失信或无能所带来的困难或障碍。
2. 改变行动方法。针对上面的情况识别,我意识到这是我的意志力策略的特定模式,要么是因为我设立了无法完成的任务指标,要么是损害或不支持别的伙伴。从而我开始努力学习交流技巧,并与同事进行讨论。
做到上面,需要心灵的转变。不是将问题看成孤立的,外部造成的,而是结构性原因产生,从而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别人都干了什么。
同时还需要我们运用潜意识。以举重若轻的姿态,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举一个例子:最近我在开始学车,是手动挡的,我在开始最难的是掌握车速也就是踩离合,需要特别有意识的注意力,基本上很难和坐在旁边的人说话。然而练习了一个多月后,我不需要,或很少用有意识的注意力,有时候可以和坐在旁边的人说话,就能很好的控制车速了,这成为了可以被“自动”完成的任务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通过了大量的有意识的训练,获得了大量的技能。这也是Andres Ericsson所著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一旦学会了,对这些技能的运用就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说是潜意识层面的了。
高水平的潜意识协调力,加上更重要的个人愿景的开发和修炼,是自我超越需要的不断练习。
而自我超越这条道路没有终点,它一个过程,是一项终身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