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讲企业管理,管的到底是哪 类人?
我想企业里面无非有四种人:
奋斗者(想多干,能多干)、贡献者(干得多,拿少)、劳动者(干多少,拿多少)、偷懒者(干得少,拿得多)。
你认同吗?
当我们把这四种人区分开来,激活组织活力,自然就有了目标。
同时,针对这四种人,企业自然就有了四项原则:激励奋斗者、奖励贡献者、善待劳动者、清除懒惰者。
▌不需要感恩
在这个原则下,企业不需要感恩,为什么?
华为认为感恩是不对等的,是当给予大于贡献时,后者对前者的感激之心。但是,公司不是公益组织,它不能无原则地发钱,必须基于你的奋斗。所以,是员工用奋斗换取的利益,是获取分享制的,所以不需要感恩。同是,很有意思的,华为也不调查员工满意度,不考核员工忠诚度。员工满意度有什么意义呢?而且,你越调查,他越不满意。华为注重的是客户的满意度,只有客户满意了,他才会为我们的产品买单,企业才有钱分给员工,员工才会“满意”,对不对?否则,员工都满意了,企业经营不下去怎么办?所以,华为人对此不以为意,不满意就走人,省得他发牢骚传染他人。
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有本事的人一定是既不忠诚也不满意的。
没有好的机制,不能良性运营的企业,留不住优秀人才,他们最终都会流向优秀的企业。而只有不满足,有贪欲的人才能干、会干,否则,他就心如死水,青灯古佛去了。
▌不福利导向
同时,薪酬制度不能导向福利。为什么?
如果公司的钱多,应该捐献给社会。而公司的薪酬要保持一定的“饥饿感”,使员工在退休之前必须依靠奋斗和努力才能得到。如果员工不努力、不奋斗,不管有多大的才能,也只能请他们离开公司。当然,有很多企业,尽管把干部、员工都搞定了,也只是有了组织活力而已。能不能持续活下去,还很难说,不好确定。
所以,薪酬机制是企业的根基,如果不能设计好,企业离“活”还很远。
华为为什么能在世界市场上所向披靡?就是因为它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了企业常常立于不败。
留给我们的 思考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不怕丢人,就怕丢魂。把客户搞定就行,至于个人在什么位置上是无所谓的。很多人要“面子”,但面子是虚的,并且别人也都忙着,不会把更多时间用来观察你。而且,一个人只有把目标达成了,把业绩搞定了,别人自然而然地就会给你面子,否则,就不可能有“面子”。
所以,企业的灵魂并不在于文化,不在于领导和人才,而在于客户需求。
我们常说的魂不附体,失魂落魄,意思就是,魂是区别于人体,游离于血气之外的。
对企业而言,客户需求才是魂,要让这个魂魄附着在企业文化,附着于企业中的一切人之上。
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