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我们,都有各自要去的远方︱#1000本书计划#NO.132-136

关于远方,必定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光芒,不管是还没有出发,还是已经在路上。

1200bookshop的季刊《1200km》是关于1200bookshop的一些故事,对于一家人文书店来说,这些故事的发生和记录使得这里有了更多不一样的味道,从某种形式上来说,正是1200bookshop和它的这些故事,使得广州这座城市多了更多属于远方的期待。

“为城市点燃一盏深夜的灯”

希望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加油。

《美丽乡》是一本关于乡建的书,因为自身工作和兴趣的原因,对民宿、乡建这类领域一直关注,这本书选取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如何落地这份情怀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国内有非常多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其中多数位于乡村,如何通过乡建盘活一个目的地、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本书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是诸多案例的展示,无疑在和我们强调:看待乡建,不能单纯地以情怀或者商业的眼光去看待。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从产业小镇的思路,还是试图从当地人共建的角度切入乡建,都缺少了一个流动性的体系,即如何打通各个目的地之间、各个乡村建设项目之间的流通,这个流通不是客流,而是作为服务者这个人群,如何更大程度上有一个清晰的流动路径的问题。

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性,更需要智慧和体系支撑的领域。

我们以大理海豚阿德书店为例。

《苍山下》这本书是这家书店的代表性出品之一。

这本书以大理这个目的地为主,讲述了发生在大理的人和事,可以说这是了解大理的一本必读之书。

“我乐见一个个熟人社会遍布城乡四野的社会,希望每个人都在家门口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 作者似乎在尽自己可能,记录大理这座有点特殊的目的地的故事,以及写下自己对于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思考。

研究目的地、研究乡建,这本书同样不可不读。

至于大理,乃至丽江,大冰和他的“大冰的小屋”同样是不得不提的。

大冰的新书《我不》,延续了他一贯的故事思路:“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

据我个人观察,大冰系列对95后乃至00后的世界观有些许影响,这种生活方式的出现和热捧,是否会让旅游行业出现些不一样的东西呢?

大冰的书里,是真情的流露,而不是刻意地去记录这些故事。

随着年纪的增长,或者说社会阅历的加深,可能很多东西渐渐淹没了。

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找回一点点最初的触动。

顺带推荐一下《孤独星球》杂志的12月刊,其中古巴和斯洛文尼亚的画面很值得品味。

我期待更加适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同时不丢失《孤独星球》原有味道的产品的出现。

关于远方,就连我们的勇气,都值得称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劝谏是一门艺术。用得恰当可利国利民,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用得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能说会道的...
    2dbd67f8c77a阅读 4,021评论 0 0
  • 尽管岁月沧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
    袁益君阅读 916评论 0 0
  • 凌晨已过,亲爱的自己,十八岁快乐。 时间轻轻悄悄地流逝着,渐渐地,我长大了。今天,是我告别以前的日子。从现在起,你...
    抹茶女子七月阅读 1,852评论 0 1
  • 有些人总会淡出你的生活,却珍藏在心底,不轻易触碰,,因为碰了会疼,有些人会始终在你的联系人里,却成了你再也不会联系...
    心病了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