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二,儿子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系红领巾和折红领巾正处于极大的兴趣之中。
今天晚饭前,他从脖子上取下红领巾,一边折一边对我说:“妈妈,今天同学们说了好多红领巾的折叠方法,有的人甚至还想用绳子把它绑住,避免散掉。我觉得他们的方法真的好麻烦,折得也不好看。”
我问:“你是怎么折的?”
只见他把红领巾的三个角都向中间折叠,呈现出一个长方形,然后从短的一边开始卷,最后卷成图片中的样子。
他得意地举起来说:“看看,这样折多简单!塞在书包侧面即省空间又好拿。”
我也顺势表扬他:“嗯,是啊,这样折挺好的。”
他接着说:“妈妈,你是整理师,我也没有跟你学过,怎么我也懂一点整理知识?”
“当然是你平时见的多了,受我影响呗。”我回答 。
“哇!人的影响力原来可以这么大啊!”他感叹道。
本来只是和他随便聊聊,但是突然听到这样的感叹时,我不禁抬头,认真地看着这张稚嫩的小脸,当时心里有点感动。像这种总结性的语句一般是大人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说的,没想到儿子自己表达出来了,而且,总结的还挺准确。
没等我开口,他继续滔滔不绝的说:“我忘了在哪看到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小男孩,从小跟着外婆一起读关于国家和经济的报纸,还看股票,后来,他长大成为了一名金融家。正是因为他外婆的影响,激发了他的金融细胞。还有中国的漫画家张乐平,他妈妈很会刺绣,所以他肯定是受到妈妈的影响,激发了他的艺术细胞。”(这是我儿子的原话)
我听得津津有味,要不是听他讲,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故事。
但是还没完呢,小屁孩看我听得起劲,又加料给我说了一段话:“我在《皮皮鲁》里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很多人做好了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当做终生的事业。有的人想法却不同,他做好了一件事以后,还会去做第二件事,这样,他就相当于活了两辈子了。 ”
我问:“你觉得哪一种好呢?”
显然,他不但理解这段话的涵义,可能还在内心思考过,想都没想就回答:“我觉得都可以啊。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有不同的想法,看他愿意怎么选吧。”
如果不是我亲身经历,还真没想到和一个8岁孩子的聊天,可以这么有深度。可能平时,基本上是家长站在一个教育者的高度,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其实,除了我们在人生经验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明显的优势以外,有些方面,孩子还真不比我们差多少。他们可以从周围人的身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品质;可以从读过的书中,悟出自己的心得;还可以提炼出总结性的话语,并用事例去加以论证。这些能力,我8岁的时候是绝对没有的。
现在的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会普遍超过相应的年龄。我自己也在反思,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多给机会让他们表达,多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拨动他们那颗敏感的心呢?仅仅靠硬性的教育和灌输,可能打动不了孩子们的那份自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