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 王俊杰猛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曹操在官渡巧施计谋,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使得袁绍的主力几乎全部被歼。随后,曹操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一度依附于袁绍的刘备迫于形势,只得南下投靠荆州的刘表。
当时,刘表与江东孙权战事失利,曹操也在打荆州的主意,荆州内部各个集团之间也矛盾重重。
刘表宠爱后妻蔡夫人生的儿子刘琮,而不喜欢前妻生的大儿子刘琦。在刘琮这一派人的压抑下,忠厚老实的刘琦很为自己的前途担心,生怕有一日会命丧蔡氏集团手中,但苦于想不出避祸自保的办法,心里十分忧虑。结果演义中就出现如下一幕:
刘琦以请诸葛亮到他的楼上看古书为由,把诸葛亮请上一座小楼,令人撤去楼梯,再次请求,跪在地上哭着说:“我几次向您请教自救的好计策,您怕泄露,不肯说,今天在这里,上不着天,下不沾地,您说的话,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您就放心地谈吧。如果您还不肯谈,我只好现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了。”
诸葛亮只好说:“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黄祖新亡,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就教他去向刘表请求带兵镇守江夏,以此达到避祸的目的。第二天,刘琦依计而行,果然避过了刘琮集团的迫害。
这一段,基本是史实,三国演义没有杜撰。
刘备归附刘表后驻扎于新野。随着刘备的声名日盛,荆州的不少豪杰纷纷前来归附。这样就引起了刘表的注意,所以《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表疑其心,阴御之”。由此可看出,刘表厚待刘备只不过是表面现象,“阴御”刘备才是其真实的心理状态。
刘表防备刘备采取措施主要有两点:
一是表示“信任”和“重用”,将刘备调离临时根据地新野,使其驻扎于博望一带。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将刘备调离原来的根据地的同时还能让刘备为自己守卫边疆。
不久,刘备于博望打败曹操名将夏侯惇,刘表进一步感觉到了刘备的威胁。所以刘表感到这样让刘备远离自己而亲临军事前线,并不是能制约刘备的好办法。
于是刘表又使出了自己防御刘备的第二个措施,就是表示“亲热”,将刘备羁縻于襄樊一带。这样做可以把刘备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而更加方便地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
对于刘备而言,这自然不是刘备来荆州所希望的结果。
“重耳在外而安”之策对于重耳更为适用,因为当时晋献公已亡,实力偏薄弱的重耳倘若回朝势必会被靠实力说话的政/治斗争所淹没。
但是,这计策相对刘琦而言却绝非良策。用这种方法,刘琦固然可以保住性命。但此时刘表未亡,朝中支持的立长的大臣还有不少,刘表对刘琦的印象也一贯不错,《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因为长子刘琦和自己长得很像,“甚爱之”,倘若刘琦施以手段多家联络这些大臣,向父亲表明志向,阐述立长不立幼的道理,相信还会有接班机会。
而按照诸葛亮的计策偏安于外,结果使刘琦失去争夺继承权最后的机会。
就像袁绍临终前,其长子袁谭在外地镇守,结果就失去了争夺州牧的机会。由此来说,诸葛亮的这个计策是很失败的,我们也可以说孔明虽然在军事、内政、外交方面是天才,但是残酷的政/治斗争,在刚出山的他面前就显得颇为高深莫测了。政/治斗争只有多次积累,随着岁月的增长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才能了解其中的险恶。年轻的孔明,显然还是嫩了点。
当然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诸葛亮更可能是早已看清楚这种局势。他这样做的原因更多为了刘备集团的私利而考虑。
诸葛亮预料到刘表死后刘琮必继承其位,此时刘琦若在朝中则必被软禁或是性命不保,若在外,届时刘琦必然不服。一旦动起干戈,最后能够渔翁得利的还是居无寸土的刘备一方。
后来的事情发展确实如此。
刘表死后,刘琮即位。刘琦只得了一个“成武侯”的头衔,自然刘琦大怒,将印绶“投之于地”,并立即调动军队赶赴襄樊,打算趁奔丧之际“作难”。
刘备与诸葛亮的离间之计,在不长的时间内便已经奏效。只是刘琦“作难”的计划未及发动,曹操的大军便已到达新野。刘琦只能退回江南。
可以想到,如果不是曹操大军到达的话,刘琦与刘琮很有可能会大战一场,刘琦的主心骨就是刘备,凭借刘备的军事能力,在二兄弟间分得一杯羹想来不是难事。
有人质疑?——刘表的“托国”虽然是花招,但刘表确有其言。刘备为何不以此言为名趁刘表新亡而直接占领荆州呢?
原因有三:第一,当时荆州的大权掌握在蔡瑁、蒯越等人的手里,这些人是断然不会把荆州的大权交给刘备的(不要小看了这些地方势力,刘备接手徐州的时候就是因为当地豪强陈登的大力支持,不然丝毫没有机会)。
第二,蒯越等一类人对刘备尚有疑虑,甚至曾经试图谋害刘备。
第三,荆州的掌权者中有一股非常大的亲曹势力。这些人宁归附曹操以求保全自己在荆州的利益,所以坚决不会归附抗曹之心明显的刘备。
综观以上三点,刘备不敢就势取荆州而要费力去离间刘琦、刘琮二人的原因也就很明显了。后来刘琮举州降曹,也并没有像演义中说的那样被杀,而是做了一个虚职谏议大夫。刘备前功尽弃,败走江陵,惨败当阳,一路丧尽锐气,落荒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