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看着看着,可能会让人焦虑,慎读。
此文带着浓烈的个人价值观偏见,慎读。
第一次做个标题党,对此不喜勿喷,慎读。
前几天看了【圆桌派】之“跳槽季,越跳越迷茫?”
其实让我觉得比较可笑的是,这几个人,这几个没有跳过槽的人,这几个自由职业性质的人,在讨论准中产阶级的职场,有点奇怪。
文涛提到一个新鲜的词儿——心理工伤。我们的设计每天都在做camera的广告素材,天天看着健美男裸体,她说快看得性冷淡了。我笑了好久,想起毕业那时,每日十几个聊天窗口从上班闪烁到下班,这种聊天都需要带着谈判技巧在沟通,需要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交流,导致有一段时间我下班后难以开口跟别人说话,后来不得不搬出合租的房子,自己租住,以避免了跟舍友的“沟通”。(能要求心理工伤赔偿吗?)
最近猎头促使我换个工作。我想起我们老板曾经问入职一年的我们,谁开始接到猎头的电话了。底下没人吱声。这个问题颇尖锐。如果你承认接到了,那可能会被列入小名单(“可能动摇职工”),如果你说没有接到过,那可能也会被列入小名单(“价值不突出职工”)。所以就有了这个观点,没有跳过槽可能是这个人没有太大价值的体现(但通过跳槽来证明价值,是颇愚蠢的行为)。
蒋方舟说,现在的她已经不建议大家趁年轻的时候多去试错来换取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为社会的容错率很低,当多重试错找到自己想要的后,却发现社会容不下这么样的自己了。忘记之前谁讲过的一句话,30岁之前要多做加法,尝试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30岁之后开始做减法,把精力集中在过去那么多尝试过后依旧非常感兴趣非常有激情的东西上面。其实我很赞成这种想法。但方舟的观点也不无道理。那怎么办呢?换工作的试错是需要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每个公司每个岗位都需要至少一两年的时间(如果效率高的话)去了解通透,不合适的话又需要花时间精力去换其他的尝试,更何况,新的尝试对于一些人来说,没有多大的把握选中的就是自己喜欢的。确实有些人只能认识到当下的工作是自己不要的,但未必能明白和确定未来选择的也一定是自己喜欢的。换工作的那个时间点,是围城的心态。去年带了一个刚毕业不到3个月的94年小朋友,来我司之前已经有过2份工作,上班后不到1个月,跟我说想走,觉得这个工作内容不是她想要的。我问她那下一份工作你找到的是什么?你又如何确定就是你想要的,跟你当初来我司时候的那个确定一样?在她去意已决时,我给她了个建议,希望她在新公司能认真工作满一年以上。
ex要离开我回老家的那那年,我问过他辞职回老家后想做什么。他的回答让我又气又难受,很是心疼。他说,我现在只知道我不想干什么,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先自由一阵子再说。他已经是而立之年了。
很多人换工作更多想的是,薪酬好吗,发展怎么样,晋升机制如何,工作辛苦吗?而比较少人会想,我自己想要怎样的工作和生活?市面上成功学的书和文章很多而且还很畅销,我觉得都是很毒的鸡汤,包括前阵子疯狂了一阵子的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样的标题让人在这个焦躁的社会上更加焦虑而急躁。因此也在后来被很多人喷。
毕业4年多,对于工作和跳槽有些体会。
其一,人才流动,讲道理,理想上,应该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流动和匹配(人为关系干预的不算)。所以应聘者和招聘者之间,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谈一场生意。彼此实诚地说明自己的需求,招聘者既要说明岗位的优越性,也要说明未来工作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画大饼其实不实际,聪明的招聘者大都能看透这种大饼,而看不透的能被骗的,也间接证明这个人不够聪明机灵。而应聘者,真心需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岗位,以及什么样未来职业发展和能力发展,并实诚坦白自己的需求。岗位和人才,好坏是其次,毕竟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合适和匹配才能双边得益,才能和谐长久。这些是在当年应届毕业找工作时没有明白和体会的。
其二,一个人如果真的有能力,有想法,有积累,总会有人欣赏,也总会有合适的机遇。老板欣赏我是我决定去新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今年因为公司产品调整,我开始观望人才市场的流动机会,与其说是在找工作,不如说在等机会。选了一两家公司面试,基本在第一次见面沟通就会发现彼此的不合适,这次拿到offer决定去,也是因为遇到能欣赏我的人,以及匹配了我自己理想的新机遇。
所以新选择一个公司一个岗位一份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一定要深思熟虑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也要真实客观看到新工作的本质。
其三,跟上司沟通,能学到很多站在他们高度上所独有的看待问题的思维,包括判断和评价一个公司的角度。前老板离职时嘱咐我,如果我要跳槽,记得先找他沟通一下,以便给我一些分析和建议。所以今年我找了他。他说,现在以我的立场和位置,选下一份工作要关注的远远不只岗位职责不只薪酬不只晋升机制,还有公司大老板的过去以及管理风格,这影响很多很多,包括公司的未来公司的管理以及我自己个人的发展空间。
深表赞同。刚刚毕业进老东家那会,一进去就被卷入总经办当助理培养,“荣幸”体验了大boss亲自的教导(别想歪),专制而自负,我难以接受,以离职的方式脱离,旅个游回来,被老东家的另外一个诱人的岗位招了回去。我以为只要不是在大boss门口工作,就不会有被专制感。但我错了。部门的老大,也是中央集权制思想,即便是原部门现在的老大,亦然。显然,大boss的管理风格和理念,对整个公司的的管理层,都有很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文化?基因?
现任公司,就先不做评价了。
题外话
圆桌派的观点都比较散,但有些我觉得还是可能思考一下的。
“有破产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那些非走不可的弯路。
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需要非常聪明或者非常努力才能过上平庸的生活。按部就班维持现状在现在这个时代下已经无法提供安全感了。
现在这个世界上需求度最高的前十名工作在十年前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是,在为未来还不知道干什么的工作,用现在还不知道用什么的技术去解决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问题,而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