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有一座国内最大的宫殿式单体建筑,它就是玉林的云天宫。
这座据说耗资30亿、拥有十一项世界纪录、今天仍还在持续投资建设的景点,很多人查不到其幕后老板到底是谁,实际上是由多位爱国台商、华人华侨共同出资建造。
云天宫是云天文化城的简称,位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江滨路。它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约70亩,主体楼共21层,高108米,气势磅礴,内有房间一千一百多间。
关于它的落户,有着神秘的传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热潮下,几位华侨台商受身后团队委托,要在全国选一个城市投资。他们走了不少城市,都没找到心仪的地方。
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来到了玉林,当考察的车辆经过南流江边、来到现今云天宫位置时,懂得一些堪舆之术的台商,被这一块形似葫芦、江水环绕的荒僻之地吸引住了,这是风水界所称道的“金线吊葫芦”风水宝地。
实话说,玉林的风水确实不错。当地有句古话“千州万州不如郁林州”,意即从古到今,这里极少发生自然灾害和战争祸乱。笔者在玉林居住的这十多年,几次预报可能过境的台风,最终都避开了主城区,也是一奇。
云天宫这名字的由来,也带着一层神秘色彩。据传,当初钻探地基时打到36米后再也打不下去,经勘测底下是一整块宽大坚硬的原石磨盘,像一朵漂浮的云彩,因此得名“云天”。
云天宫位于玉林的南流江畔,正门对着南流江,却常年关闭,游客一般是从侧门进。
走进云天宫,你会被其内部别的艺术设计所吸引。一草一木、一柱一墙,都别具匠心。侧门旁边有很多“石灯”,瓦是纯铜做的,随便一个窗花都是纯铜的雕刻。
进门不久,便是回廊。在长廊的额枋上、顶上也是木雕,众多精美繁复的艺术作品,令人惊叹。
回廊上看四周,是美轮美奂的园林景。水潭内养着众多肥大的锦鲤,听说一条就价值不菲。
穿过回廊,看见广场上立着两根龙表,分立在园林广场的两边,形似天安门前的华表。每根高18.1米,高耸入云。龙表最上面雕有蹲龙,稍下为腾龙,柱身是一条盘旋而上的蟠龙。
龙,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图腾。古书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做而万物睹。”在云天宫这里能看到不少关于龙的雕刻。
广场上还有一对各重2.2吨、高4米、用锡青铜铸造的百龙灯,各铸有50条探源寻宝、登天潜渊的游龙。
龙表是采用一整块福建花岗岩雕刻而成,柱身直径1.5米,重69吨,可想而知,当初建造时雕刻和立直得花费多少功夫。
据介绍,开掘此石料的采石场,多年前已被明令:今后不准再生产如此长度的石料。所以今后若有哪里景区还想立如此之高的整根石柱,怕是很难。
作为一座将中国传统文化、各地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仿古宫殿式建筑,这里的园林景观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不仅有着皇家园林的大气,更兼具私家园林的秀美。
广场上,牌坊、假山瀑布等建筑元素与名贵花木、盆景相互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彷彿置身于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在云天宫中,种植了许多名贵的植物,有罗汉松、黑松、龙柏、七里香、茶花等。其中一盆千年树龄的罗汉松,为极其罕见的雌雄同株稀品,虽不太高,却挺拔俊秀,枝叶繁茂,据说价值在千万元以上。
广场中央,立着一只金鸡雕像,高7.5米。金鸡下面有个大铜鼓,铜鼓周边连有四个小鼓,寓意为“五谷(鼓)丰登”。金鸡立在铜鼓之上称为“鸡鸣鼓响”,寓意勤奋不怠。
在我们国家,公鸡自古以来就被当做吉祥物。古人常以公鸡的美冠、敢斗、鸣告、守夜、报时等特点,象征文、武、勇、仁、信5种品格。
此外,中国的地图的形状,就酷似一只大公鸡。这个金鸡头所望的方向,据说是我们的宝岛台湾,所以这座雕像也被称为“金鸡望湾岛”,蕴含着盼望宝岛早日统一的祝愿。
在金鸡的正后方是一个9.5米高的铜葫芦,也被称之为“金线吊葫芦”,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铜葫芦。葫芦在中国历史上是用来装金银财宝的,寓意此地能生财,造福乡里乡亲。
走过广场,进入一楼大厅,给人一种金壁辉煌的豪华感。有一巨幅“百子戏泥”青斗石浮雕,共刻人像100位,个个姿势、表情均不一样,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是石雕作品中难得的珍品。
抬头仰望,吊顶也是极尽奢华,由珍贵的台湾千年桧木精雕细制而成。中厅吊顶刻的是《尚书》中记载的远古事迹画幅,回廊上的吊顶是明代神话小说的分镜雕饰,从《东游记》到《北游记》,一画一故事。
位于一楼的天然奇木馆,收藏着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巨木、奇木。其中一张雕龙刻凤的宽阔供桌,长10来米,导游介绍是用三千年阿里山桧木一体雕刻成型。
桧木本为台湾特产,与银杏、水杉等同为古老的世界顶级珍宝,生长非常缓慢,200年才能长50公分粗,质地细密,不易腐朽,被誉为阿里山神木。
可惜的是,当年台湾被日本侵略时期,大量数千年乃至上万年树龄的珍贵桧木,惨遭砍伐,侵略者还专门修了铁路用来运输木材,拉回国内制造军舰甲板。
据说当年一些当地人不忍国宝流失,冒死在深山地里藏起来一些,免得被全部拉到日本去。
今天的桧木,已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所以云天宫里面的这些千年桧木,显得格外珍贵。
一楼西厅,展示着各种木雕,多是宗教法会的画面,有檀香木雕《瑶池集庆》、《灵山法会》、《封神榜-三教大会万仙阵》,以及越南黄花梨作品《百态弥勒》等。
其中的《三教大会万仙阵》画卷,粗看时恢宏大气,细看之下精美细腻。里面122位人物,手持各式法器,衣饰精美,神态各异。
在云天宫的东侧一楼,有一个云天回顾展厅,这里展示的是建造过程相关的资料、数据、石样等。游人在这里可以窥探一些当年的建造过程。
从大厅沿石阶拾级而上,楼道旁边,也被设计者安排上各种石雕画面,不禁为设计者精益求精的理念所折服。这些石雕题材丰富,韵味十足,有闻鸡起舞、精忠报国、蟾宫折桂等。
听介绍说云天宫连台阶在内共用了大约600多块福建青斗石,可见建造成本之高。
除此之外,那些散布在各层楼的外廊、走廊头顶等,本不是游览主要看点的地方,也都一一被赋予巧妙的设计安排,有着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可见建造者的一片匠心。
那些对民族文化无尽热爱及对艺术境界至高追求的匠人们,数年如一日,默默在此打磨传世作品。如三楼外廊的封神演义木雕,共用了136块板材,活灵巧现地将这个历史神话故事以雕刻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楼为玉石陶瓷馆,收藏有各种令人称奇的玉石宝器,如河南独山玉、天然花莲玫瑰石、足球大的琉璃珠等。入门不远摆着一颗又圆又大的天然红水晶,让人忍不住就想触摸一下。
在这里,造价最贵的,当属四楼集贤殿最中央的宝龛。整个宝龛有半个篮球场大,长10米,宽5米,也是千年桧木雕制而成。前方立着四根金灿灿的龙柱,极尽奢华。
宝龛内侧及左右是画幅,雕的是关公与岳飞的故事,外侧左右刻的是道教七真八仙的传说,共有1257个精美的造型,彰显着尊贵与堂皇。
云天宫内铜艺作品之最,是位于六楼天圣宝殿里的“弥勒佛座像”。佛像身披袈裟,盘腿打坐,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神态逼真。
座像高30米,重达660吨,采用精湛绝伦的鎏金铸铜工艺,是云天宫内最大的铜艺作品,也是东南亚第一大铜佛,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弥勒佛座像。
佛像耗时5年才安装好,单单大佛的一个脚趾头,就有一个人的高度;底部的莲花台,也有两三个人高;伸出的大手掌看起来可以当屋顶。人站在大佛下面,你会很容易就感悟着“渺小”之含义。
在佛像下抬头仰望,顶部是层层叠叠的的八角藻井,由花篮、花朵、立柴等构成,上上下下有5000多个铜件,中心是金镶的二龙戏珠图,彰显着佛门的庄严华贵。
佛像前的两座日月灯,也非凡品,每座灯有约三层楼高,身形巨大,用树龄两千多年的台湾阿里山神木整根制作而成,上面雕刻有七条龙及28星宿天君。
为什么此处建造的是弥勒?弥勒是常见的佛像,以大肚居多,人们常说“量大福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都是提醒我们要学会肚量大、学会包容。
“量大福大”的大佛是云天宫的镇宫之宝,到这里游览的游客基本都会与这尊大佛合影,祈福好运气。
弥勒佛的布袋,传说还能装天地间一切至宝,能带给人们一切光明。笑佛开口,据修建者说是希望大佛笑迎天下客,因为微笑才能让人生充满希望。
佛像一开始是不遮掩的,在数百米外的地方,都可以清晰看见。多年来,不少外地游人在江的对面拍照打卡,笑称终于有幸瞻仰了世界上最大的佛肚皮。
然而不知为何,这座大佛数年前被装上帘幕,隐藏起来,不能直接从外面观看。其中的原因和玄机,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欣赏完云天宫的大佛,脑海中回味着那些精美雕刻,让人不禁留恋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观赏那一件件雕塑作品,犹如在品阅浩瀚的历史长卷,感受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魅力。
要说有没有该吐槽的地方,那就是云天宫的票价了。门票正常价格要一百多,比布达拉宫的128元还贵,更是故宫票价的数倍。
网上也曾有人质疑此地建造的意义,个人认为,云天宫当初的建设者们心中想的,肯定不是要开发一个热闹的旅游景点用来赚钱。其别具匠心倾力打造的背后,应该是为了传承。
换句话说,那些老一辈赚到钱的人,希望为后代留下一处能传承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文化宝库,这里面,精神意义会大于物质意义。当然,非物质的,有时也可能是最贵的。
云天宫所有展厅内主要的装饰都是珍贵的实木结构,坚固耐久,这里的一檐一柱都耗费了匠人们大量的精力,每一幅雕刻都有着独特的含义。相信可以将中华历史以文化艺术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也许今天我们还看不到它的重要意义,试想一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屹立不倒的云天宫,将会是更为珍贵的文化艺术宝藏。所以,门票的贵,也许是考虑避免太多人参观导致的维护困难吧。
听说,云天宫开业以后,还一直在不停的持续建设中,有几十个雕刻师,常年在大佛后面、仍未对外开放的那栋主体高楼里雕刻作品。期待今后的云天宫,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云天宫当初的建设者,据说追求的目标是文化大同、世界大同,让生命与精神焕发出世间最为珍贵的快乐。
从这意义上来说,云天宫,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扇心灵窗户,是一种信仰力量!
这,也许也是云天宫的建设者们希望前来参观的人们能收获到的最有意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