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空空,以“记”日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日记(节选)

今天重新读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我发现,纪昀所记的故事里,凡是不带说教意味的都挺有趣的。比如那个老学究遇鬼的故事,就让人忍俊不禁。

老学究听亡友说学问越大的人,睡觉后胸中所读之书便会字字吐出光芒,气冲屋顶,其光高者可与日月争辉,低者也有数尺。老学究自恃一生读书,心想自己没有数丈也有数尺吧。便问亡友:“我读书一生,睡中光芒当几许?”亡友“嗫嚅良久”之态以及后面的回答,实在让人喷饭:

“昨日过君塾,君方昼寝,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实未见光芒,不敢妄语。”

阮瞻遇鬼的典故,出自晋书。

说是阮瞻口才好,不信鬼。有一天一只鬼找他辩论,竟说不过阮瞻,只好现身说法,露出鬼形。结果却把阮瞻吓死了(我倒觉得阮瞻是羞死的)。这显然是个杜撰的故事,其目的当然也是昭然可揭,那就是劝说人们要相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那套理论。

有一则也挺有趣,说是去台湾的驿使晚上住在驿馆,睡觉前看到一个美女趴在墙头往院里窥探,驿使大声呵斥并跑至外面搜索一无所获。睡到半夜有片瓦掷枕畔,原来是刚才那个趴墙头的美女。这美女当然不是人,她说的那番话其实是儒道的诛心之说。大概是说先前我避你唯恐不及,下半夜我之所以敢来骚扰你,是因为你在睡觉前起了邪念,以为我是驿公之女,正想着如何把我搞到手呢。

我在想,一个正常人看到一个美女,如果不起一点“邪念”那不正常啊。儒家的那套男女授受不亲的理论,实在是“矫枉过正”了。

邪念一起,鬼神便可知之,这是用来唬人的。事实是,口里一套一套的人,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事,一大把一大把的啊!

当然,这套唬人的东西曾经发挥过强大的社会作用。现在已被时代淘汰了。不过唬人的伎俩,我还见过,也被唬过。

有一则,说一个不怕鬼的人,看到鬼披发吐舌摘头都不怕,害得那鬼觉得无趣只好走了。可见真是“鬼惊(怕)恶人”。

纪昀本人也遇过诡异的事。有一次他去福建当监考官时,福建试院堂前有两棵古柏。试院官吏请他祀拜古柏,他不肯。晚上就看到两个穿红衣服的人站在树上向他揖礼。第二天纪昀这才去祀拜,并作一联于祠门曰: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

“点首朱衣”用的是欧阳修的典故。据说欧阳修每次阅卷之时,总感觉背后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看到好文章时便会点头,然后所阅文卷定会被选中。欧阳修初以为是属吏,可是转头看时却什么都没有。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以朱衣人为神灵。故欧阳修有诗句云:“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那“朱衣人”到底是谁呢?民间传说中他就是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文昌帝君座下的文曲星了。

这样的话,纪昀看到的,恐怕是文昌帝君座下的两位猛将——文曲星和魁星了。

但这两星既是管文士的,从隶属关系讲,不该先对纪昀彬彬有礼,再说,也是纪无礼在先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还相信命中注定吗? 或许很多人会笑我傻,笑我痴,但我还是相信的。就像相信明天的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一,就像相信所有...
    雪落砚阅读 597评论 1 6
  • Chapter one The Child who was left behind This story is a...
    Ellen口语阅读 563评论 0 1
  • 渔人离开他的姑娘 鱼离开它的浪 贝壳离开沙砾 我离开你 枣树离开枯皮 榴花离开风情 北方离开棉衣 我离开你 青苔离...
    花徵音阅读 282评论 0 0
  • 2019年1月5日 天气晴 十年后未来的自己: 你好,未来的自己。我想大概未来十年后的你正在偷偷看这封由十年...
    发过火啊阅读 1,154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