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归路不茫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涯,给我最大的感受。丰富的专业知识囿于贫乏的教学技能也无济于事,只能成为一个教不会学生的老师。教育实习即将过去,回头想想这些日子,烦恼与收获并存,但更多的还是不舍。
教师篇
实习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听课。第一节课,我震惊于计算机老师需要教学生室内设计,课后我立马向我的学科带教老师何老师请教。何老师很亲和,看上去脾气很好,他向我解释说,他的ICT课程是学生的选修课,而且国际课程与国内的计算机课也有一些区别,并将《设计课指南》和《Digital Design course overview 2016.6》发给我学习。由于他的选修课只有6名学生,不利于我的正常教学实习,何老师还推荐我去听张老师的课。以后的日子,我就在两个老师身边跑来跑去了。每次听课,我都会认真做笔记,努力记下老师上课的优点。张老师要给四个班上同一节课,但每次课堂依然会有不同。虽然课程内容是一样的,但我想,老师需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需要根据上节课的不足,在这节课加以改进。回去之后,我仔细看了《设计课指南》,其中讲了关于中学项目(MYP)设计课教学的体系框架。中学项目包含科学、艺术、设计、数学、个体与社会、语言与文学、语言习得、体育和健康教育。设计课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喜爱设计课程,发展对其优美和功能的欣赏能力等。国际部的计算机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批判和反思意识。
真正开始备课后才明白,40分钟的课是需要4小时甚至4天来准备的。何老师跟我说,一个老师,不仅仅只要完成课堂的40分钟,还要做更多课堂之外的工作。第一次课,何老师让我讲算法。算法的内容太多了,我不知道从何下手,与何老师讨论之后,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我开始准备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教案。在备课的同时,思考会遇到的问题,学习所有会被问到的知识。几遍理下来,我的教案初稿完成了,何老师建议,最后一个算法案例可能有点难了。确实,我在备课的时候只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但忽略了学生的现有水平,于是再作修改。上一节课着实不容易,面对难以下手的课程,与老师们讨论;面对没有学过的知识,先学会再教他们。只有充分地备好课,走上讲台才不会紧张。
上课那天,学生Peter的一句“老师加油!”瞬间让我感动,可能老师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能够得到学生的鼓励与认可吧。整个教学过程还算顺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主动将写好的答案给我看。由于课堂只有6人,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班控,我与每一位同学都进行了交流,指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后,何老师提出,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节课堂内容,教案只是课堂的准备,不是课堂的全部,不能太受制于教案。回想起来,课堂前半段大家还能全部参与,可后来Richard每次布置任务之后还要再问其他同学,显然有些跟不上了,倒应该给学生留更多讨论的时间。
班主任篇
两个多月以来,我在班主任这方面学到了更多。我被分在10年级,班里有19名学生。第一次见面是在早自习,当我踏进教室的那一刻,19双眼睛齐刷刷看向我,一瞬间,竟有些不知所措,我也不敢走到讲台前,只是站在后面看他们早自修。我知道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讲台才是老师的归属。以后每天的早自习、早操,我在教室里走动,可能不发一语,却像教室背景一般理所应当。
第一次,抓到一个在早读课看小说的孩子,之前已经用眼神示意过他了,收到示意的他确实收起了小说,但过了一会儿就又拿出来了。当下我还真有点慌,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但还是鼓足勇气,拿出班主任的样子,并用“事不过三”来“教育”他。他看上去是个调皮的孩子,却意料之外地再没有翻过小说。后来和张老师沟通了一下,才了解到,他其实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孩子,端午节的时候还曾给老师发短信说“老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的。”我不禁莞尔,一个10年级的孩子,能这样做真的很可爱,同时也为之前自己轻易给学生定义为“调皮”而愧疚。之后,我给他更多的关注,课堂课后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他会问我要不要吃糖,远远地就喊一声“老师好”,还要求我夸他懂礼貌。也许因为他们对我更加熟悉、更加信任了,于是不再像当初那样对我更多的是畏惧,经常他们会与我开玩笑,新学会的梗也会拿来与我说,昨晚心仪的球队输了也要和我抱怨几句。我很开心,课上老师课后朋友,正是我所期待的师生关系。陪他们做操,带他们站队、整理衣服;陪他们早读,帮他们调整不正确的坐姿;陪他们参加活动,给他们扎辫子、拍照片、录视频……这两个月下来,值得我回忆的真的很多,你们每一个人,都为我的第一次实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谢带教老师给我耐心的指导和点评,谢谢可爱的孩子们给我阳光般的笑靥,谢谢这里明媚的阳光,带给我每天快乐的心情。此生归路不茫然,我志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