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中的展示艺术

  整体看完鲁迅的《示众》,与其说这是一篇小说,我更觉得它像一部生活情景剧,作者并没有赋予自己的情感是非,完全把思考空间留给读者,而这,正是“展示”艺术的独特魅力。

  开篇,作者先娓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沙土,狗,乌老鸦都成了作者营造氛围的工具,描写的极具传神,令人心生酷热难耐之感,接着以声动人,使人感受到这条马路的深远寂静... ...

  之后,正片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个胖孩子,也是一个贯穿全文的人物。从他的视角,我们看到了“示众”的主人公——巡警和犯人,但作者并没有着力刻画他们,而是把镜头转给了前来看热闹的观众:秃头、红鼻子胖大汉、小学生、工人、老妈子... ...林林总总十几个人物,作者运用了一些精微的样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将这些人物区分开来,展示了看客群众的多面性,但最终指向的还是一个人物集合体的总体特征。举个例子,文中的秃头形象就很鲜活,他因为怕失了看热闹的位置放弃读白背心上的文字,站直腰板,除了生动地塑造他本人自身的形象,也体现了大众的八卦,凑热闹的无聊心理。

  所有的闹剧都是有始有终的,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它的完整性也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开头用“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吸引读者,结尾“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让我们意犹未尽,一头一尾两个场景相互呼应,仿佛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既体现了这种闹剧的常态化,又说明了看客们内心的麻木。

  总的来说,鲁迅表现的“展示”艺术表面自然朴实,实则暗藏玄机,令人回味万千,他笔下的人物、场景通过精确的描写刻画,为我们打开了一幅百态众生的画卷,其中,客观的“展示”艺术功不可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多镜头转换展示。在《示众》中,鲁迅以一个独特的客观的视角来展示这个人群,用平铺的方式解剖群体心理。通过镜...
    山下千万的窗阅读 3,980评论 0 6
  • 一、镜头展示 1、“长镜头” 开篇 小说开头从“首善之区”西城一条马路上以一个极低的视角开始,镜头缓缓上摇到“火焰...
    桔几梗阅读 4,071评论 0 0
  • 《示众》作为一篇讽刺性的文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些看客的丑态,以及阴暗的心理,生动的为读者传达了那个时期人们麻木不...
    王苏微阅读 3,012评论 1 1
  • 鲁迅的短篇小说《示众》用2400多字描述了中国的典型凑热闹景象,无数的动作描写衔接着事情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示...
    小岛向日葵阅读 4,736评论 1 2
  • 很多家长都想培养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包括我。 但是现实是,两岁半多的豆豆,他说“不”的次数远远比“是”多得多,我理...
    慧妈有氧阅读 3,984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