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VS一万小时法则——樊登读书随笔7《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法则”,这个为大众熟悉的时髦理论其实是对作者研究成果的错误演绎。

没有渴望度的练习,并不能让看门人挤进优秀保镖的行列。所谓一万小时的简单因果关系,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套用。

事实上,各行各业达到杰出的时间都不相同,如果没有遵循刻意练习的法则,即使你花费的时间再长,也不会脱颖而出。

“一万小时”并不是一个可靠的承诺,它只是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变成业内杰出的人,都需要付出漫长而艰苦的努力。

你必须要花费很长时间练习,因为你讲与之竞争的人,已经花了那么长时间练习。

        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功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宣传“天才”存在的宣传者们,常常是基于某种动机,只抓取了最具震撼力的片段,省略了日常诸多细节,而让我们认为,有人生而优秀,毫不费力就能取得成功。

所谓天才的练习方法和一般人的低效的天真练习并不是同一种方式。

低效的天真练习仅仅是不断地简单重复地做某件事,所以进步有限,遇到瓶颈也难突破。

而有目的的刻意练习,却可以让我们得到不可思议的结果。

        黄金法则——刻意练习,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它包括要走出舒适区,不断打破自己,因为瓶颈更多是在心理层面的障碍,而不是极限。不断练习,并及时获取反馈,可以一点点提高不足。

当你有明确的特定的目标,就会有充足的动机,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把目标分解,时刻保持对目标的专注。集中精力保持练习状态,就可以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杰出人物可以使用心理表征,进行无意识决策,自动分析对象,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刻意练习的黄金标准,就是建立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将新的信息变成不间断故事的一部分,并能使你加速消化,转移到你的长时记忆中,就可以表现卓越。

刻意练习,适用于每一个想拥抱梦想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9,127评论 4 106
  • 不同的职场,具有不同的特性,捭阖第一,可以求善。回忆前些年的工作,挑拣部分可以分享的感受,当成一块儿砖仍将出来,问...
    晓暐阅读 539评论 0 1
  • 今天工作的时候突发奇想,居然回忆起了小学时的一件小事。当年同班有个女生,平时很有主见,拿我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个“小...
    鎏金夜叉阅读 119评论 0 0
  • 1、石头里的商机 近年来,养生保健项目备受青睐,这让温商潘炳聪想到开发“可以养生的石头”--麦饭石。从以麦饭石为材...
    照片书阅读 50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