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1
一、没有稀缺就没有商业,甚至商家要故意制造稀缺感。稀缺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1.没有稀缺就无法赚到钱。星巴克因为占领稀缺的位置,才把咖啡卖的贵
2.不会有人永远占领稀缺,你通过稀缺赚了钱,有类似稀缺的人也会加入进来,摊薄你的稀缺性。滴滴专车
3.现实中的商家要聪敏的多,他们优势胡会在明明没有稀缺的时候,故意制造一些稀缺的错觉,让消费者买单。头等舱,拉大最佳服务和最差服务之间的差距。
二、市场能把稀缺的东西调节到不稀缺,政府却经常加剧稀缺
1.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让稀缺的东西变得不那么稀缺,会让商品价格保持在实际成本上下,不至于高的太离谱,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有利的。所以,市场让全世界会运转起来的成本更低,每个消费者都是市场的受益者。
2.政府干预,学区房,导致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加剧。
三、稀缺思维能帮你成为一个更理性的人
1.车牌摇号和拍卖
2.男女同工同酬
3.保护民族产业,设置关税壁垒
卧底经济学2
一、约会经济学
成功约会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显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同时尽可能打破对方制造的信息不对称障碍
注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和陷阱
二、家庭经济学
家庭问题的争吵和矛盾,多是因为我们总希望说服对方,但讲道理无法缓解矛盾,经济学家会用成本约束大家的表达冲动来解决争执。
1.感到安全成本升高,会更加注意安全,成本对人安全的作用
2.共有财产分配发生争执:让大家对共有财产出一个价格,谁出的价格高给谁,另一方可以获得金钱补偿,补偿的价格是两个人出价的平均值。有了这个成本约束,双方不会漫天要价,才能达成妥协。
3.相亲成本考虑
三、生活经济学
面对两难选择的时候,用博弈论逆向推理,是让自己生活更有效率、决策更正确的办法。
1.毕业季,大学生offer,有实力的人遇到时限的聘用函
2.学的专业,喜欢的行业;选择一个行业,需要考虑的并不是你喜不喜欢它,而是你和已经在这个行业里的人相比,是不是更喜欢。
3.吃饭带酒,懂酒的人多带好酒的收益才是最大的
卧底经济学3
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合理的逻辑。这世界未必是公平的,世界仅仅是符合逻辑的
核心内容
理性选择理论:理性选择就是理性的人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简单的说就是,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即理性选择符合利益最大化
1.人是理性的。即便人存在弱点,软肋,人在很多时候仍旧是足够理性的。
2.理性选择,解释很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
选择大城市,企业高管高薪,
3.理性选择并不一定会导致美好的结果,一些丑恶现象的背后,也都有理性选择的逻辑
种族歧视,艾滋病、性病泛滥,赌博成瘾是理性选择的负面效应
4.理性选择的原理,始终存在于人类历史当中,并且在很多重大事件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卧底经济学4
一、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经济衰退的成因有不同看法。
1.凯恩斯主义像“国家宏观调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的是自由市场
2.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是需求萎缩。国会山保姆合作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能有效的刺激消费,进而带动新的需求,帮助经济走出衰退。之所以加印钞票能刺激经济,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存在价格粘性
3.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是供给不足。二战德国战俘营,供给不足,使经济衰退
二、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没有对错,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基于对经济衰退成因的不同,两派提出的缓解经济危机的思路也不同。
凯恩斯主义主张用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多印钞票,减税或者增加政府的支出,来鼓励消费
古典主义的解决方案是削减支出和提高税收,因为经济潜力已经萎缩,你最好调整适应新的现实,并且要思考有什么措施可以扩大经济的长期供应潜力。
伴随衰退而生的周期性失业,用短期的凯恩斯主义(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
更加持久的结构性失业,用长期的古典主义(不可避免,新技术冲击就行业)
三、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解决的是宏观经济增长问题,这能提高个人幸福感。
幸福是一个模糊概念,主管幸福感包含两个部分:
首先是主观总体感受,也就是说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其次是持续的情绪里,比如疲惫、欢笑、压力、快乐和激动等等,这些情绪累计起来,得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快乐或者不快乐。
金钱能买到满意程度是有上限的
经济增长,带来金钱增长并增加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