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伊恩·莱斯利的《好奇心》讲述了好奇心是成功的最大驱动力。毋庸置疑,好奇心真的是人生利器。在这里,我想说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可以用的很棒的!
我本科在国内学的生物工程,后来决定来澳大利亚念研究生,因为对于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是云里雾里的,因此就听了大学班主任的建议,来念了食品科学。
研究生这两年,遇到的老师都非常棒,非常乐于分享。其中有几位老师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完全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尤其是我,让我现在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热爱。两年前的我,完全想不到,我真的会爱上这个专业。在此,感谢我研究生时代遇到的老师们。
有一门课叫食品流变学,老师在课上问我们,为什么番茄酱是装在瓶子里,并且大家都喜欢在开瓶前摇一摇,再挤出来呢?
我当时是坐在课堂里一脸懵逼,我哪知道为什么,大家不都是这么用么。
老师解释说,因为番茄酱属于一种会随着剪切力变大而变稀的流体(shear-thinning fluid)。
在开瓶前,摇一摇,就是增大了它的剪力,它就变稀了,更方便挤出来。这个时候,你开瓶一挤,它就轻轻松松的出来了。
而等你把酱挤在面包上抹开之后,番茄酱本身不受剪力,所以它就会变得粘稠一点,从而黏在你的面包上,而不会像水倒在桌子上那样随便一吹就流走了,这样,你吃起来才不会流到手指上。
至于番茄酱装在瓶子里居多,是因为瓶子方便摇呀,而且也是大容量。
我恍然大悟,连个番茄酱都这么有学问,感觉自己学了个宝。
另外,老师还补充洗发水和番茄酱也是一个性质的。
别提,我回家真的去摇过洗发水了。
就从老师举的这一个例子,就已经勾起了我对这门课的好奇心,跟别提后续的课程和实验了。
再来个例子,一门课叫产品开发,两个人一组,随机抽签抽到一个食品公司,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抽到的公司为公司设计一款新的产品。
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执行起来任务量还是蛮重的:
1. 去公司官网,查公司的简介,看公司的产品分类,精确公司的市场定位,看是设计健康型食品还是风味类食品。
2. 我和小组成员,去超市把这个公司能在市面上找到的产品都仔细看了一圈,还买了大部分,要回家尝味道。
以上只是前期准备,后续设计新产品,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新产品的设计里有添加胡萝卜,胡萝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提高了营养价值,但是纤维含量提高了,相对的,咀嚼感也会增高,而口感就会下降。
另外,还要考虑,很多小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所以就不能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存在,要改用粉末状。
接着,胡萝卜的味道相对比较明显,又要怎么调节口感呢?加糖,那么冲着营养价值来购买产品的家长还会买么?不加糖,买回去小孩子们不爱吃,又怎么办?
类似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来。
如果我在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要面临这么多的困难,我可能就会把这门课退掉了。但是因为老师把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一节课提出一两个问题,我们回去找资料,想办法解决之后。下一周,老师会根据我们的成果再深入提出一两个问题。我们就会好奇,为什么我们之前就没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呢?
慢慢地,我们也有习惯了,带着问题回去,找到了解决方案,再小组内部讨论接下来可能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去反馈给老师。
就这么一点点,靠着老师那勾起我好奇心的教学方式,一切都顺利的结束了。
总之,这门专业学下来,我在实验室做过豆浆,豆腐,面包,冰激淋,麦片;
接触过酸奶,黄油,寿司,芝士。
当然,也有一些生物技术的实验,类似把原本的正常细菌通过转基因,转成会在紫外线下发光的菌。
不多说,我上图。
反正,对于我的专业,全靠好奇,成就了我的热爱。
参考书目《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