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遐方怨》系原唐教坊曲名,有温庭筠单调三十二字体与孙光宪双调六十字体。我练习双调,以孙光宪词《遐方怨·红绶带》定格,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句式以三字对起,五七言错落,结于六字句。谱中"中"字处见灵活,自我感觉三字对仗、五七言意境连贯尤为关键。
我尝试着填了三阕双调:
遐方怨 • 荷塘夜色
荷叶翠,映玄晖。夜色溶溶处,幽塘静影垂。绿杯盛露饮星辉,柳稍新月笑颜随。
琴声缓,晚风微。此刻心无碍,乘兴乐忘归。慢摇兰桨碎涟漪,白鸥惊起水云西。
遐方怨 • 晓风残月
书卷冷,漏难停。北浦离人梦,西楼素月明。几番魂绕忆曾经。一腔幽思泪痕清。
愁未解,抚瑶筝。理到商弦咽,心伤意岂宁。夜阑花影伴窗棂。吟成词曲有谁聆?
遐方怨 • 橘子洲感怀
湘水碧,浸沙洲。翠影波光里,轻舟逐浪游。夏云垂野忆曾游,远峰青处雁初秋。
风细细,柳柔柔。领袖遗风在,凭栏思未休。笛声何处惹闲愁,暮天霞散意难收。
学填《遐方怨》双调三阕,恍若溯江而上,与古人同棹。钦定词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字数、句读、韵脚都有据可考。然而个人认为填词最难处不在尺寸规律,而在于气韵流转——如何于短小篇幅内,既见天地浩阔,又留寸心低回。这是我无论填哪一个词牌,都须努力追求达成的愿景。
首章《荷塘夜色》借"荷叶翠"铺陈,力求以景带情,刻意写得轻、软、远。用“翠、晖、垂、辉、随、微、归、西”等字,令星辉兰桨共水云白鸥相谐。句法上,上片“绿杯盛露饮星辉”,把动词“饮”嵌入主宾之间,得生灵之趣;下片“慢摇兰桨碎涟漪”,又以连动成句,得婉转之姿。于是体会到:词之句法,可偶用散文之错落,以破呆板之嫌疑。
次章《晓风残月》专写夜愁。孙光宪原词多用“咽”“冷”等细声字,音节逼仄,所以我也以“书卷冷”“漏难停”破题,以入声、齿音制造清峭之感。又于韵脚连用“停、明、经、清、筝、宁、棂、聆”,皆平声庚青韵,力求离人梦与商弦咽形成情绪共振。于是感悟到:词韵不独是脚,亦是情绪之脉搏,平声悠扬,入声顿挫,皆能成“声情”。
末章《橘子洲》欲反前调,以"湘水碧"起兴,上片铺陈“湘水碧”“远峰青”,以开阔为基调;下片转入“凭栏思未休”,用“笛声”“暮霞”提点苍茫无尽的意境。悟得:词之转合,不在字多,而在势足。若前阕已铺高峰,后阕一落即深渊,留白愈大,回味愈长。
三阕既成,复检《钦定词谱》,逐字核对平仄,偶有以入代平、以上代去处,皆努力推敲补救,不敢妄逞。于是感叹:词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镣铐愈紧,愈要舞得从容。正所谓词道如禅,法度森严处,正见自在神通:格律非桎梏,实为腾跃之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