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和益阳是在大学接新生活动中认识的,益阳比茯苓大一届。
益阳第一次见到茯苓时,就被她吸引了,他深深的感受到了初恋的感觉。
茯苓对益阳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这个印象源于开学时,她看到他用非常恶劣的态度拒绝了一个女生的告白。
一开始,茯苓对益阳的追求感到烦恼,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益阳的坚持不懈。
他们之间的转折点发生在茯苓大二暑假,茯苓申请了去“三下乡”支教活动。益阳为了追茯苓也跟着去了。
支教活动是在一个乡上,她们除了去教小朋友以外,还会去慰问老人。
队长是大三的学姐学长,和益阳认识,知道益阳的小心思。在组队时把茯苓和益阳安排在一起。
“小师妹,我们俩一组,你高兴吗?”益阳一看灿笑的看着茯苓。
茯苓碍于情面,一脸假笑的回了一句高兴。
在相处的过程中,茯苓才慢慢的消除了益阳的偏见。她发现他好像也没有那么讨人厌,至少对待小朋友和老人时很礼貌也特别有耐心。
“益哥哥,这个题我还是不会做”一个八九岁的小朋友拿着作业本一脸羞愧的看着益阳。
因为这道题,益阳已经讲了三遍了,就在茯苓以为益阳又要特别恶劣的态度对待这个小朋友时,他温柔摸摸了小朋友的头说“没关系,我们再讲一遍。”
茯苓简直惊呆了。准备救场的她默默的退出了教室。
在支教结束的那天,益阳再次当着所有支教成员的面告白了。茯苓答应了他的告白。
这一刻,他们彼此都确实对方就是自己要牵手一生的人。
而他们没有看到命运的齿轮向他们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大学两年的时间,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光,虽然分分合合,吵吵闹闹。校园到处都有他们留下的身影。
毕业之后,益阳努力工作,很快就靠自己的努力买了车和房。
他想向茯苓求婚,可是奇怪的是,他们在一起快三年了,茯苓从来都没有提过她的父母。
最近他提出想去茯苓家拜见一下未来岳父岳母,也好他的父母去提亲。可是茯苓总是推辞。
益阳烦闷的回到家里,和母亲谈论起这件事。
他母亲一直都知道茯苓的存在,也觉得这个姑娘不错。就是不太了解她的家庭情况,毕竟儿子想取人家姑娘,不了解家庭情况怎么行。
母亲拜托同事帮忙打听了这个姑娘的家庭情况。
这一打听,母亲坚决反对他们两个在一起。
原来这个女孩子的母亲是改嫁的,母亲身体不好干不了活,继父有个儿子嗜堵成性,全家就靠继父干农活的微薄收入。
为了这事益阳和母亲天天吵架。
益阳不明白,当初是母亲告诉自己,只要是他喜欢的女孩子,他都接受。
为什么现在这么剧烈的反对他们两个在一起,而且茯苓的身世又不是她可以选择的,虽然茯苓瞒着他们,但也情有可原。
他想不明白,他甚至想茯苓离开这个城市,重新开始生活。
可是茯苓不愿意,她说她不愿意拖累他,分手吧!茯苓开始躲着他。
益阳痛苦的生活在一个人抗争的爱情里,苦苦挣扎。
母亲看他这么痛苦,与他彻夜详谈。
原来母亲不是看不起女孩子的家庭,而是替父亲担忧。
父亲才四十岁出头,还有十几年的从政生涯。
和这样的一家人做亲家,现在还好,可是谁能保证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不会出问题,尤其是她还有那样一个哥哥。
益阳心里痛极了,可是他也明白他不能不为父母考虑。父母辛辛苦苦把他养大,他不能让父母的余生还要为他操心。
他放弃了,他对茯苓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一见钟情的甜蜜。余生要幸福。
终究是曲终人散,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