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一种道德。《尔雅》和《说文解字》都认为孝的意思是善事父母。因而孝就是子女很好地侍奉父母的一种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的起源
“孝”是一种伦理观念。它的正式提出是在我国的西周时期,最初形式是祭祀,即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宗教色彩。周朝人认为,我辈生命是由祖先所生,崇拜祖先就要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里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所以他们把传宗接代看作是对祖先的孝,这就使孝成为一种伦理形式。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
孟子论孝
对孝道最权威的说法来自孟子。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与以为犹告也”。不孝有三种,没有后代(继承人)是最大的不孝。本来娶妻是应告知父母的,但是舜娶妻却没有告知父母,这是因为舜此时还没有后代,所以贤明的人认为,跟告诉了父母一般。汉代著名经学家赵岐所注的《十三经注》对孟子的话又作了进一步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他认为不娶无子是绝先祖祀,是最大的不孝,所以不告犹告。这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确立这种观念了。西周时期的汉族人就建立了以崇敬天道,祭祀祖先为核心的信仰,也就是所谓“敬天法祖”。在传统汉族人看来,人的生命是在子孙身上得到延续的,通过后代对祖先的祭祀,祖先的灵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脉代代相连,永远传承,一代代祖先的牌位立于宗祠之中,香火不灭,这就是汉族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在传统汉人看来,无人祭祀的人死后会成.为孤魂野鬼,在地下也不得安宁,处境是非常悲惨的。因此,不娶无子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论孝
在孟子之前,有一位先师圣人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他就是孔子。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孔子论孝概述如下:
1、強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单纯的物质上的满足父母,还不能说是孝,更重要的是“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孑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末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糸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则可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仅是孝的人性的根源,两且是孝要努刀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总之,孔子提出的孝实际上是一种家庭伦理,这就使孝从宗族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