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桥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发展蓝图,其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要让全会精神从远方到“身边”,关键在于以“四个讲好”增强宣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讲好理论深度,在“固本铸魂”中明晰方向。宣讲不能停留在文件传达的“表层”,必须深入理论的“内核”。要紧密围绕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讲清楚“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主题主线和战略任务。要善于运用对比阐释,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十五五”的宏伟蓝图相联系,用发展巨变印证制度优势,用鲜活案例诠释理论内涵。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逻辑推导,引导干部群众不仅知道“干什么”,更明白“为什么干”、“怎么干”,在思想共振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讲好时代热度,在“守正创新”中触达指尖。对象在哪里,宣讲的阵地就应延伸到哪里。要主动适应数字化传播趋势,把宣讲台搬到“云端”。精心制作一批短视频、长图、H5等新媒体产品,用生动画面和网言网语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核心概念。积极运用网络直播、线上问答等形式,实现“屏对屏”互动、“键对键”交流,打造“永不落幕”的宣讲课堂。同时,线下要继续用好“院落会”、“车间课堂”、“田间讲堂”等传统阵地,让宣讲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散发“泥土芬芳”,凝聚“时代热气”。
讲好民生温度,在“精准滴灌”中引发共鸣。宣讲的成效,最终要看群众是否认同、能否共鸣。要坚决摒弃“一刀切”,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对社区群众,要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具体事入手,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讲清“十五五”规划将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企业职工,要聚焦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对青年群体,要用“青言青语”讲述国家规划与个人梦想的契合点,点燃其建功立业的奋斗激情。只有对接不同群体的所思所盼,宣讲才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讲好实践力度,在“知行合一”中检验成效。宣讲的落脚点是推动实践、促进发展。要坚决防止“为了宣讲而宣讲”,努力构建“宣讲—收集—反馈—落实”的工作闭环。在宣讲现场,要设置“民意收集站”,将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转化为“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要推动宣讲干部带头深入一线,把宣讲中阐释的理论、部署的任务,转化为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路线图。用推动一个项目落地、解决一个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来印证宣讲内容的实践价值,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会精神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改变生活、指引方向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