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漕运》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

   漕河指的是大运河运输主干线。

  长江入漕河有三处:东面有白塔河,中间有瓜洲,西面为仪真。

   漕河水位高,开始在入口处修建斜坡,用绞盘将船抬升。在15世纪末,入口处才安装闸门。

大运河非畅通无阻,除安放水闸外,自然灾害的困难,再加上错误的官僚管理习惯,水闸的开启受到错误指挥,而且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与淮河中段相连的洪泽湖在黄河改道后水量膨胀。后明廷开凿一条巨大的河沟,把漕河地带与洪泽湖湖水隔开。

漕河的东面作为泄洪分洪主要方面,不断对东西地区的田地、农庄、居民造成损害,安装了防水闸便是此用途。在漕河入黄河口之处,三座水闸起着同样的作用。但只有装载贡粮和易腐变质物品的船只较多的聚集在汇合处时才会打开水闸。这便是漕河航运两大易堵点。

漕河在徐州向东南为黄河段,有困难三个:泥沙淤积易使船只搁浅,冬季结冰,激流处河水咆哮,徐州附近的一段激流又称为百步洪。

徐州以北蒙古人修建漕河河段的水道,安装了三十八座水闸,所以又称为“闸河”或“水闸的河流”,为维持此渠的水量,明官员设计了发掘地下水的方案,开渠将之送往漕河。

明代采用“导淮分黄”策略,完全封闭黄河分支流,使之永久的流入淮河,虽然没有大的改道,但小的决堤却时有发生。

徐州和济宁之间的漕河因为受黄河下游支离破碎的影响,其西侧长期遭受洪灾,于是便有了用昭阳湖来洪灾。

至于漕河的其它河段,从临清到天津,从通州到天津段,则主要是利用了卫河和白河两条自然河道,最大的困难是冬季河面的结冰,漕河的运输量问题是最大的麻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
    地理答啦阅读 13,061评论 0 2
  • ​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16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主播:兆斌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泗水之滨——...
    地缘看世界阅读 4,134评论 1 0
  • ​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篇> [第13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主播:安妮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河济之间4 ...
    地缘看世界阅读 4,524评论 0 1
  •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我是森森阅读 5,798评论 0 1
  • 姓名:李淑瑛 224期学员 289期志工 325期志工 423期志工 公司:绍兴翔鹰纺织品有限公司 部门:人事行政...
    李淑瑛阅读 8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