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并不“总是春”, 还有这层深意

表面上看是一首春游诗,其实却是朱熹先生对圣人之道的不懈追求。今天是女神节,愿女孩成为颜值与涵养俱佳的人,男孩能找到这样的女孩,且听诗歌赏读《春日》~

诗歌赏读《春日》2018.3.8

今天是女神节,我们赏读一首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春日》,祝伟大的女性节日快乐!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时,在泗水之滨春游,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前面我们学习过两首朱熹的《观书有感》,知道他非常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挖掘深邃的思想意蕴,这首诗同样也不例外。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咏春诗。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万紫千红总是春。圣人之道离我们并不远,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希望大家都能对圣人之道心向往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