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了一碗小时候的我不会相信自己能吃完的面。
这是一碗什么样的面呢?
服务员端上两个碗,一碗是面,泡在油亮鲜黄的汤里,点缀着几片翠绿的油菜,仅此而已;另一碗是晶莹剔透的耳丝,裹在红油里。这不是一碗面加一个凉菜,而是一道完整的面,耳丝面。先喝上一口汤,鲜,但是稍咸。舀一勺店里的辣椒油浇在面上,拌匀,挑上一筷子蘸上红油的面条,辣椒的香气扑鼻而来,吃上一口香而不辣,原来这辣椒油才是这碗面的灵魂。我舀了七八勺辣椒油,直到整碗面都成了橙红色且布满炸的焦红的辣椒皮,焦黑的花椒,和白白的芝麻粒,吃到最后鲜香的汤汁和辣椒油混合到一起裹着面条顺着喉管滑进肚里,真是一口一口停不下来。
为什么说,小时候的我不会相信呢。
我并不是一个爱吃面的人,对于那种白花花除了汤就是面条,只零星飘着几粒葱花,几块肉和几根菜的面,总觉得无趣的很,因为面条本身无味又寡淡,如果没有各式各样的配菜,卤子,只拿它当一顿饭,总觉得吃饱了肚子吃不饱心。
小时候和姥姥一起住,平时多吃米饭稀饭包子馒头之类,偶尔吃面,一般都是炸酱面,还会炒一个西红柿鸡蛋当卤子。我总是舀上一勺又一勺酱和卤,直到整碗面都变成那个棕色,番茄和鸡蛋把面条都盖住,吃着吃着就只剩面了,再舀卤子和酱。姥姥用的是正宗的东北大酱,里面有鸡蛋有时还有肉丁和香菇。什么东西就着酱都好吃,这是东北人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我爱的正是那酱和番茄鸡蛋混合在一起的滋味,面条并不重要。
到了夏天妈妈有时会做凉面。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来过凉开水,过完水的面很劲道,拌上芝麻酱,放上用花椒油炸过的肉丝,再撒上黄瓜丝香菜叶,别提多带劲了。我总要加上很多芝麻酱,以使每根面条都裹上厚厚的酱料,吃一口又鲜又香,黄瓜丝的清爽正解了芝麻酱旳腻,肉丝让这碗面有了灵魂。
小时候喜欢吃的面都是这种干拌面,因为料足内容丰富,面更像一道菜肴中的配角,只为了烘托主角。
然而我遇到了爱吃面的老公。
他是河北人,河北人大多数中原人一样最爱吃面。他们爱的纯粹爱的深沉,他们爱的是面本身。一碗面的主角,必定只是面,其他东西都就是为了衬托他,所以他们爱吃清汤面,正是我小时候欣赏不来的那种。他们却懂得欣赏,面条要滑要筋道要有面香,他们吃是面多菜少,我却是反过来。我也是认识他之后才渐渐懂得欣赏面条的美味,他们老家的拽面条是很有名的,每家每户都会拽面,有的人家天天顿顿到要吃拽面。曾经有一个老汉去南方旅游,当地的主食是米饭,老汉宁可天天吃泡面也不吃米饭,足可见他们对面条的痴迷。
曾经有一位陕西的同学,向我介绍过他们家乡的一道美食~裤带面。她说一个外乡人到了陕西,要吃裤带面,面条师傅问,您要几根,那人觉得问的奇怪,遂说来个几十根呗,师傅笑说,我先您煮两根您先试试,两根面上来竟是慢慢一大碗,每根面真跟那裤带一样宽一样长。
这段传说让我很多年来津津乐道心向往之,终于有幸在多年后和友人去了一次西安。这又是一个热爱面食的地方,面的品种简直数不过来,我就不数了,只记得菜单上是各种各样听都没听过的面,我们每天都吃面竟没重过样,而且不是换卤不换面,是每种面的做法都比较一样。走路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传奇的裤带面。没想到临走的那天就在我们住的旅馆对面发现了一间裤带面馆。我激动的着朋友们去尝试,我们没有不识趣的要几十根,一人老老实实的要了一根,一根就是一碗。面端上来,汤底清亮,半个手掌那么宽的面静静的沐浴在汤里,陪着她的是绿油油的油菜,像一位水乡姑娘,清新淳朴。汤是素汤并没有调料,需要蘸着随餐附送的蘸料,陕西特有的油泼辣子和蒜泥。吃了这碗面,我终于承认面条是无上的美味,简单却有内涵。从此我学会吃了欣赏面条的美味。
但这只是北方的面。
曾经以为南方人不爱吃面,我错了,中国十大面里就有六个是南方的。多么毁三观啊。
来到重庆我才惊奇的发现人们一早起来就要点一碗又麻又辣的小面下肚,我这个北方胃可是着实接受不了。小面就是面条和十几种调料加时令蔬菜的组合,我简直无法接受,这实在太单调了,但重庆人就爱用这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叫醒自己的胃口,开始一天的麻辣人生。重庆人孟非专门开了一家小面馆子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家乡食物的感情。重庆街头到处都是面馆,一到中午,上班族啊,棒棒们啊,学生党啊,宅人们啊都喜欢跑到面馆,点个牛肉面或杂酱面,简单快捷管饱又有滋味,很适合忙碌的日班时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