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之前,之后。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有点恐慌了。
人的一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梦里一遍又一遍回想着过去的人和事,期望着美好,即使在梦中也不能如愿。过去的已经过去,很难再拉回来,回忆不知是不幸还是美好。没有人愿意揭开伤疤,我们习惯性的遗忘,看到了地表上的繁华似锦,忽略土层下的黑暗。阳光找不到的角落里都是阴影,阴影就悄悄地隐藏在平静的水面下。
顽童,理所当然的快乐;老人,力所不及的无助。20岁的我们,“蠢蠢欲动”。某天,我们会醒过来,所有的矛盾和隔阂,消失的无影无踪。点燃起来的火,沸腾的也只是一锅热水,熄灭了,感觉到冷了,也可能是那么一点点窒息。看在别人的眼里,痛在自己的心里。电视剧里的结局也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幻想童话里的王子,冰冷的现实终会在醒来的一刹那。
变了,不变,不忘初心,方能始终。“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爱恨纠缠不清。逃离是最好的面对,持续的僵持,两败俱伤不是我们希望的结局。你,我眼中,遥远的天边,你,我梦里,触手可摸的咫尺。走过去,跨了那一步,脚踩不到的恐慌,答案模糊不可识。
走了,散了,复杂的情感剩下特定的执念。不见,尚且温存,再见,劫后余生的惊喜。
“想问你还快乐吗,却又觉得问候多余了”,一切的谨小慎微都敌不过相逢的慌慌张张。血脉间的亲情是骨子里的亲切感,“我们”只是所谓的名词而已。逼迫自己在深夜里的坚持,是忧伤最好的解药。
“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只是知道少了一个人存在”,青春重新走一回,无法预料,早上的太阳还是会准时升起,我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我不怕被挫伤,慢慢学会坚强”。没有见识过大山大水,故装老成,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河里的水到底有多深,不是鼹鼠和大象说了算,小马自己淌过去才知道。走,就是不抛弃、不放弃。里则林说“写作这件事吧,就像发动机点火,一旦熄灭就很难点燃了”,让生命充实的是不甘心,是日夜操劳的“贱”。
灰黄的土地里再也挖掘不到黄金,炙烤的夏日难以过得惬意,寂静的黑夜里睡得踏实,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水泥路旁厚厚的落叶,此起彼伏的鸣蝉,与现代的城市格格不入。探险的世纪早已过去,留不下未被发现的黄金矿藏,漫长的时间堆砌起来的美好,我们还没有细细体会,却已经逃离、厌烦。也许你的正是别人所羡慕的,你还没有看清就忙着躲避,得到的总是不够真实。“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慢慢的,慢慢的走在厚厚的落叶旁的水泥路上,避不开的蚊虫,享受着朦胧的模糊美。走一走,快要到了人生的尽头,落叶就归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