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浪漫—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

“查令十字街”,是伦敦的旧书店一条街,是全世界爱书人的圣地;“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93页的小书,是一叠悠悠二十载的书信集。


书信的一端,叫汉芙·海莲,是一个爱书成痴、穷困潦倒的纽约作家;书信的另一端,叫弗兰克·德尔,是一个为海莲寻找旧书20载的英伦绅士。

如果你热衷于波谲云诡的故事,又或者青睐于热烈浓致的情感,那很抱歉,这真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只是关于书的香气,关于书的爱恋,关于书的情缘。

当初看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这片名怪别扭的)用此书作为牵引男女主角的媒介,其实第一观感是颇为俗气的。

但随着故事发展,他们之间的距离、了解,还有等待,也确实有那么一点跟本书相呼应的感觉。

本书收录了作者海莲与伦敦一家古书店的买手弗兰克长达二十年的通信。


故事源起于1949年,倒霉的作家海莲因在纽约买不到她想读的书,偶然看到这个伦敦小书店的广告而开始。

我们这些读者看着书信,感受着他们之间的互动。

陌生的客人海莲不停地来信索书,敬业的店员弗兰克不停地找书供书,前者看了好书欣喜若狂,看了坏书骄蛮大骂,后者常跑到乡间,到处拜访私人宅邸,搜寻待售的旧书。

海莲的信热烈真挚,幽默活泼,关于书的评论文字,全是性灵之作。

弗兰克平和稳健,一直在兢兢业业设法寻求她要的好书。

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再是伦敦到纽约的距离,而是书与书之间的距离。


相知无远近,天涯若比邻。

海莲既为买到心仪的老书而喜悦,也渐渐跟弗兰克以及书店各成员,甚至弗兰克的家人、邻居生出友谊。

在那个战后粮食短缺的时刻,海莲为他们寄上难得的鸡蛋和肉食以表心意,他们感激之余也一直盼望着她的英国之旅。

可惜的是,他们神交二十载,直到弗兰克不幸病逝,海莲也未能成行。


世事往往如此,纵然他们终其一生也未能见上一面,但就如海莲写的关于追寻英国文学:就算那儿没有,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

更让我们现在的人感动的是,在这实时通讯的时代,写信和等待回信的行为,已然散发浓浓的浪漫气息。

在以前是唯一的通讯方式,没有别的选择;现在则是太过于便捷,反而怀念起写信时的那种专注,还有收信时的喜悦。

独一无二的笔迹、纸张和墨水的气味,一切都有迹可寻,让回忆添上质感。

(文:宋烨)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2月8日 星期六 天气 雪 这里不放置书的照片是因为我希望你自己去买一本,看一看。 高山流水遇知音 在我的印...
    Kitty_菁彩人生阅读 1,017评论 7 13
  • 《我的读书笔记》目录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二 晴 《查令十字街84号》以书信集的形式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
    潇湘月明阅读 1,239评论 0 6
  •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早就想动笔写了却一...
    青木瓜阅读 2,179评论 0 1
  • 今天我们 学习了宏,分别为宏定义和宏展开,这个不算是很难,就是定义一个变量,只不过这个变量不能在进行变化,...
    宋肖鹏阅读 232评论 0 0
  • 飘 我没有见过云 因为这一生都在低头 其实,倘若这大地再高一些 膝盖再弯曲一些 我也是可以将脸面种下去的 我没有见...
    肥嘉阅读 32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