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陈鹤琴谈教育孩子的十条原则:1、积极暗示,不消极命令。2、积极鼓励,不消极刺激。3、提供良好成长环境。4、少用命令式语气。5、尽量不要对孩子说“不”。6、对周围的事情要有明确态度。7、要为孩子寻找做事的动机。8、不要姑息,也不过于严厉。9、不要突然让孩子停止游戏。10、做孩子的伴侣。 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慢慢就不以父母之言为意…慢慢养成顽皮的恶习了。
感悟: 世上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特别反感。总觉得自己做的对,可是孩子却不吃这一套。在走进家庭教育的课堂后我的认知有很大改变 ,不断地学习成长,偶尔也担心说错被笑话而不敢轻易发言分享。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只有不断的学习成长才有进步。了解规律,对照不足,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2019.02.25智库箴言感悟:
今天的箴言让我想起前段我咨询的一个学生,那个学生是被消极情绪困住的孩子,看什么都不顺,全是消极的心态,非常苦恼,知道不能这样就是控制不住。在咨询即将结束时,我给她布置了作业,每天写三件好事,下周咨询时带给我看。在第二次咨询时,没等着我问学生就急不可耐的说:老师,你这个作业咋这么神奇呢,开始写了两天,就不记得前一天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了,脑子里全是好事,这一周过的可开心了,学习效率也比以前高多了,我要坚持写下去。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也是积极教育,我们父母一定要坚持积极教育,我们想让孩子怎么样就示范给他,教给他做,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数落他的不是。前两天,我们家饭桌上,女儿对她老爸说:“爸爸,你能少点对我的否定不?我非常需要你的肯定和鼓励。”这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都希望在肯定和鼓励中改错,过渡的指责和命令是激发不出孩子向上进取的。
感悟: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会正确表达爱的父母。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执着,而且还有有智慧,不仅是恨铁不成钢,而是要把铁淬炼成好钢。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鼓励,多赞美,多传递快乐一定会形成良性循环。
分享: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不纠结,不焦虑,有爱又能坚持原则,是我以后修炼的方向。
学习感悟
做积极的人,积极面对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积极面对孩子!让孩子了解他在父母眼中很重要!愿意听他讲话,愿意陪他玩游戏,为孩子寻找做事的正确动机,引导孩子勇敢面对挑战!做孩子最温暖的港湾,坚持原则,不去控制孩子的情绪!
爱孩子最好的表现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有价值!能为他人提供自己的价值!帮助别人拥有提供价值的能力![愉快]
学习感悟:教育孩子需要强大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我经常会范这样的错误,因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而烦躁,对孩子失去耐心!积极的态度、正向的引领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消极的打压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和父母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
2019.2.25
智库箴言感悟:还是哪个观点,上行下效,教育孩子方面永远都要是父母先做到前面,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少说多做,多鼓励,少打击,多引导,少比较,培养孩子自信心和积极对待人生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只有尽其所能而已。
积极的心态积极的语言对孩子的鼓励和激励是最大的。前天70多岁的老人说做梦总是梦到数学老师让他交作业,说那时候没少挨训,可是他的数学作业也一直没有按时交!总是批评或者盯着缺点,孩子改正的机会很小,因为你一直在强调他的不好,让他自己都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孩子没有自信又怎么会有信心去改正缺点。错误缺点本是小事儿,你正向的引导才可以让错误缺点变成经验和正向体验。今天还学了一句话:硬话软说。往往更能达到效果。温柔的坚持,好好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选择那些不带攻击性的情绪词语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