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东宁夫
1
当年一个看似寻常的经历,若干年后却成为一段珍贵且有价值的历史记忆。
郝绍敏,男,山西人,1926年出生,1938年2月1日参加八路军,抗战期间先后在抗大一分校和抗大总校医院任卫生员、看护、护士、司药、医生等职务。2016年夏天,老八路郝绍敏老人在沈阳家中接受我采访时,曾讲述了一个感人心扉的故事。
2
1941年秋天,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华北地区秋季“扫荡”,八路军抗大总校医院被迫撤离路罗川桃树坪村驻地,转移到村西头10里外的芦沟。抗大医院在芦沟山坡上搭建了10多间石屋作为重症病房,安置重伤员,而医务人员与轻伤员则露营在一个山坡上。
傍晚,一群野狼突然出现在医疗组露营地附近,潜伏在树丛里。哨兵发现狼群逼近后,马上通知外科医疗组负责人闫玉珍医生组织医务人员和轻伤员撤离山坡。轻伤员被集中安置在一个临时搭建的院子里。看护长王桥春负责放哨,扒墙头观察狼群的动向。他发现狼群并没有撤退,仍然在朝他们刚才露营的山坡包围,似乎在准备攻击什么猎物。王桥春马上把这个情况向闫医生作了汇报。
闫玉珍医生清点人数,外科组轻伤员一个没少,但医务人员却少了一人,护士郝绍敏。
不好,郝绍敏还在山坡上!闫医生立即带领看护长王桥春和看护员王茂久手持棍棒返回山坡。“郝绍敏,郝绍敏!”他们一边呼叫一边寻找,但没有听到任何回应。“跟我来!”闫医生带着他俩朝狼群潜伏的地方跑去。他们终于在一颗大树下发现正倚在树下昏睡的郝绍敏。郝绍敏那年只有15岁,患恶性疟疾数月未愈,身体消瘦、虚弱,下午疟疾发作后昏睡过去。
作者(右一)2016年在后南峪村采访。红衣服女(右三)是郭海英,曾到沈阳见过王桥春本人,聆听过王桥春讲述27天的故事。
此时狼群已经围在他四周,张开大嘴撕咬他的衣裤……闫医生见状,大喝一声:“住口!”一个箭步冲进狼群,从地上抱起昏迷不醒的郝绍敏,怒视着群狼。王桥春和王茂久挥舞大棒驱赶围攻闫医生的狼群,掩护闫医生背着郝绍敏撤离。狼群被他们驱散了,闫医生把郝绍敏带回到院子里。太惊险了,如果再迟几秒钟,郝绍敏就葬入狼口了。
右3郝绍敏,右2王茂久,右1王桥春
郝绍敏清醒后,看着自己被撕破的军装,一脸茫然。在得知自己被救经过后,他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感谢救命恩人闫玉珍医生。闫医生大无畏的勇敢精神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为年轻一批八路军白衣战士树立了勇敢的榜样。
3
闫玉珍医生是桃树坪抗大医院里的女中豪杰,四川人,1922年出生,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历任卫生员、护士、手术室护士长、医生、医训队队长等职务。1939年至1940年抗大在武安县、辽县一带办学期间,她经常跟随青年纵队上前线打战。战斗中,她总是冲锋在前面,救治的伤员也最多,同时也炼就出一身过硬的战地救护本领,因此被破格从护士提拔为医生。时任抗大总校校长罗瑞卿将军夸她是硝烟下勇敢的白衣战士。
桃树坪八路军医院里的小八路都喜欢听闫大姐讲战地救护的故事。闫玉珍的丈夫是抗大总校一大队政委何德庆,不久后,她离开抗大医院,跟随丈夫奔赴晋中南抗日前线。
4
年过90岁的郝绍敏老人,讲述往事时感慨万千,对采访者说:“我想念救命恩人闫玉珍医生,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她一面,也不知道她现在还在不在了。抗大医院在桃树坪村驻扎有两年半光景,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救治伤员,共同抗击敌人的‘扫荡’。我很想回桃树坪村看看,沿着村边的小河一直朝芦沟去走一走;到芦沟里看看大山和密林,探望牺牲在那里的战友。如果你们去抗日军政大学圣地浆水调研,一定要去桃树坪村采访,医院当年驻扎在村里,一排排窑洞,有病房、有手术室……芦沟,是抗大医院的秘密病区,每当日本鬼子‘扫荡’时,重伤员就提前转移到芦沟。”
5
2016年,我和王立夫,还有石家庄的田春雷先生带着老人的心愿,参观了位于浆水镇前南峪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之后又去了桃树坪村和芦沟实地调研。桃树坪老村长赵张青接待了我们,陪同我们去芦沟,一路上做了许多讲解。后来我们又与桃树坪村老支书乔钦才取得联系,收获满满。最终,我于2021年完成了《27天——烽火记忆》这部长篇抗战小说的写作。
2020年,几经周折我通过大学同学李京雨找到了闫玉珍二儿子何华中的联系方式。电话里何华中听到这个故事后有点惊讶,但颇感兴趣。他对我说,母亲生前讲过许多抗战故事,然而从没听她说起过狼群中救人这件事。或许是因为在她记忆中,比起打日本鬼子,斗狼可能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闫玉珍和何德庆在战火中相识相爱,结为伴侣。战争岁月里,因为前线局势动荡,每日行军打仗、转移,伤员多,救治任务重,婴幼儿无法随军。闫玉珍曾先后两次不得不强忍骨肉分离之痛,把自己亲生孩子寄养或托付给他人。大儿子何晋中寄养给他人后与他们失去联系,直到1984年才找到。
6
闫玉珍一生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医疗技术精湛,是个好医生。1955年,闫玉珍医生被授予大尉军衔,军衔虽低,但她毫无怨言。1960年晋升少校。
她的丈夫何德庆(1916年-1993年),湖北黄安(今红安)小河村人,是新中国开国少将。1930年,何德庆投身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历任红四军十一师宣传队队长、三十一团组织股股长等职,参与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及长征。抗战岁月里,何德庆先后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宣传队队长、抗大总校一大队政委、太行军区二分区三十团政委等职务。解放战争时,他历任中原军区一纵三旅七团政委、晋冀鲁豫军区三纵七旅副旅长等,在中原突围、淮海战役等作战中表现英勇。淮海战役后期,身为三纵七旅副旅长的何德庆,机智果断,与战友一起成功截获并活捉了试图化装潜逃的国民党兵团司令黄维上将。
7
闫玉珍的二儿子何华中的经历也很离奇。1947年何德庆率部转战鄂西,其妻子闫玉珍在老乡牛棚产下何华中。出于安全考虑,闫玉珍把他暂时托付给山里人家照顾,日后再来接回。
不巧的是,何德庆带着警卫员接孩子返回部队途中,遭遇到敌人阻截,战斗中警卫员牺牲,何华中被敌方士兵掠走并拐卖。几经辗转何华中被卖到河南邓县。直到渡江战役前,何德庆闫玉珍夫妇才把二儿子何华中寻找回来。
8
郝绍敏建国后转业到地方,先后担任长春市医药公司经理和沈阳市医药公司经理。享年96岁。生前当他得知恩人已故的消息时,眼角挂满泪水,只说了一句话:“她是一个传奇式的抗日女英雄!”
作者简介:安东宁夫,本名王宁夫,军人,职业医生、作家,原籍河北省威县。1978年至1984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读书,获学士学位,本科学历。1987年从202医院转业到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工作。1988年至199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读硕士研究生,硕士导师为心内科陈长熙教授,从事心脏介入技术和肺动脉高压研究。1990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呼吸科全国著名专家于润江教授,从事心肺功能研究。1998-1999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夏利太医学院总医院心导管室进修学习心血管病介入技术。1995年-2002年曾先后任沈阳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附属第二医院重症科主任、心血管介入科主任、沈阳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副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务。2001年当选沈阳市第八届党代会,优秀科技党员代表。2002年10月人才引进调入杭州。现在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曾任心内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并为省、市作协会员,著有巜太平间里的恶魔》巜红石草原》巜安东医生诊室---蹊跷的死亡》巜情囧》四部长篇小说及60余篇中、短篇小说和科普文章。2023年出版抗日战争长篇小说《27天—烽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