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刘琦大哥的举荐下,有幸去上海虹桥2号航站楼参加了得到大学的私董会,算是一个旁听者。这次参加会议的人员是第7期的学长和学姐。
本次私董会的主题是“如何成为借力的高手”。其中一个游戏很有意思,叫“你是谁”,旨在训练一个人的倾听的能力。听字的繁体字的意思是竖起耳朵,十目一心。意思是要用耳朵、眼睛、内心全方位参与倾听的过程。
规则是2个人轮流用7分钟的时间不断问对方“你是谁”这个问题,然后轮流用90s的时间总结对方的回答,训练自己的倾听能力。这个问题被戏称为“灵魂拷问”。
下面说说我对这次私董会活动部分成员的感知:
刘组长:
我有幸和2组组长刘同学做了这个游戏,在短短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我俩对对方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也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他小时候喜欢玩游戏,长大成了做游戏的程序员,梦想是做一款全世界大多数人喜欢玩的爆款游戏。但是因为平时工作大多数时候是和“机器”交流,所以也希望通过参加得到大学这样的活动,多和人沟通。
刘组长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他在得到上的学习时间差不多达到了3800多个小时。他把得到所以课程的90%都听了个遍。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给自己的做游戏的工作提供灵感和素材,另一方面也增长了自己的视野,了解各行各业的人是怎么想的。他说他希望能够全方位地提升自己,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沐姐姐:
我觉得沐姐是一个很有魅力和活力的女人。她是做服装行业的,没记错的话差不多有个10年了。她的提问都很清晰、准确且触及人的灵魂深处,比如“你觉得你财务自由实现的标准需要多少资金?”、“你的核心资源优势在哪?(你有哪些资源是稀缺的)”、“既然你想财务自由,那么你每天早晨醒来,你的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的心念,对财务自由的渴望?”
沐姐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她在服装行业工作了很多年后,也想转型做别的,觉得这个行业枯燥了。但是在停止工作一年,自己和同学每天头脑风暴,尝试了很多想法后但是都失败后,还是觉得服装行业才是自己擅长的东西,因为自己的资源、人脉、认知都在服装上,一旦脱离服装这个行业,这些都要从头积累,时间成本太大。
她说不确定性是每时每刻存在的,这会让你担忧和焦虑。但是也正是因为不确定性,让你在某个时间点收货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琦哥:
琦哥是一个很会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他说在开会过程中大家心里可以有一个词“流动”,无论是情绪的流动,还是时间的流动,大家都可以去意识到这些,把这些“流动”当做漂浮在小溪上的小纸船,让它们流过去就好。
他的一个闪光点是,在每次做总结的时候,他竟然能够把几乎每个参与者的其中一个观点或者故事或者情绪放进他的总结语中,这满足了每个人希望被别人看见的刚需,让别人感觉很好。
有人说助教需要共情能力,女士可能占优,但是琦哥在这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女士,甚至还要更好。
左边那位做招商引资的姐姐:
我觉得她有句话说的很好,她说有时候职业转型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人活着不是单纯地为了物质,不能单纯用物质去衡量自己的幸福感。而应该有比物质更高的追求。如果你的收入足够维持日常开销,足够给你买保险,养孩子,那你的物‘质其实是很充裕的。她甚至说:每个月3000-5000也能过的很好呀。
她还说,你现在想转型很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平稳的体系外的来自社会的“毒打”。你现在出去创业,经历几次失败,再回到这个行业,也许你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是踩了这些坑,会让你的内心平静,会更满足于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
坐我前面的大哥和湘学姐:
这位大哥的服务意识很强,吃饭的时候主动为我们拿筷子,还主动付了款。开会的时候主动为我们买水喝。
他俩同时提到了一个词:价值观。你认对你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包括后来琦哥提到的人生的目标和职业目标的匹配,还是要考虑到价值观。
所以到最后,所谓职业的转型,变成了一个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问题。
湘学姐也推荐了《陈海贤的自我心理发展课》。明白心理学可以让你更了解自我,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是谁。
罗姐:
我记得罗姐是美国运通人力资源部的。她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见地:“如果你要创业,你认为你现在却缺少什么能力呢?”,“如果你要创业,你能在多久的时间内拉多少人组建一个公司呢?”
做健康产业的那位大哥:
这位大哥给我的感觉是斯文,但是很博学,很有内涵。他的健康专业课分4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诸如北大专业的教授这样的人才负责。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他能聚集这么多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同时为他的产品服务,是非常了不起的。
坐我前面的思学姐:
这位学姐做过很多工作,且都能做的很好,其中做社群运营的时候帮助他老板赚了8位数的钱。可以说能力很强。
浩哥:
浩哥全程接受了起码50个问题的轮番轰炸,要承受这些压力可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且回答这些问题的思维密度也很高。但是他最后在做总结的时候,可以看出他不但做到了对每个幕僚的有效倾听,还能够结合他们的总结和建议,给自己制定行动清单,这是很优秀的。
我的体会:
投票选问题——2轮提问+回答——反馈——总结——体会,这是私董会的大概流程。
我觉得私董会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解决问题的工具 因为它提供的是各行各业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读。
我想起最近我读的一本书《财富起源》里面有一个例子,说有这么一群各行各业的大佬,包括经济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聚到一起讨论传统经济学。在物理学家看来,虽然经济学家的数学能力和经济学的复杂程度让他们惊叹,但是他们发现经济学家使用的数学技术是几十年前的甚至上百年前的技术,已经相当落后了。并且这些经济学家做的假设也过于简化和理想化,甚至脱离了现实,以至于这些经济学理论的预测和现实是部分相反的。
这个会议是圣达菲研究所办的,召集了各行各业的泰斗讨论同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一次私董会,发现了经济学家看不到的问题。
我们得到大学的私董会也一样,通过各行各业精英人才对同一个问题的讨论,来更有启发性地解决问题,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最后的话:
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开拓了视野,这很重要,因为这让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很精彩,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