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来,总想尝试写出一份全面而卓有成效的未来行动指南,以优化工作与生活,但每当抽空提起笔,却总陷入空白与迷茫。闭门造车的痛苦,不仅是一无所得,更是让自己更加“空心化和碎片化”。微时代的信息太多太杂,留给人深度思考的时间太少。我们想有所改变,有所作为,然而众多的想法又难以顺理成章。倒不如从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和抱怨出发,也许更能找出行业的症结问题,得到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
1.现实:“我们”是谁
2.反思:职场“痛”、“痒”
3.路径:格局重构
1.现实:“我们”是谁---来去匆匆的快餐时代
“我们”大体属于85后,目前大致26-31岁,“奔三”一族。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基本具备大专、本科或以上学历(个人认为当下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体制外生存能力差别并不大),具备了2-5年的社会阅历,具备行业初步技能和浅层人脉。但以上要素尚未有足够的时间沉淀、交融、深化为经验资本,乃至生涯价值。而当我们的技能,由于缺乏其他要素的支撑而独木难支时,生涯资本便只能停留在对未来的期待中,我们只能通过寻租的方式完成自我的保值与升值,即打工。我们是苦逼的打工仔。打工仔没有不苦逼的。
我们对自己苦逼的打工生涯能维持多久,充满着疑惑和自责,因为打工难以抚慰久违的野心,难以维持日益高涨的房价,难以撑起一个幸福的家庭。没有这些,我们似乎就没有打工的必要。我们还要对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着想,我们还要对自己的后半生负责。当下一个5年、10年来临,当负担更重,青春远走之时,我们还能拿什么去和儿孙辈的年轻人一起抢饭碗?
即使那时候身为大爷或大妈的您抢到了,也不过是一个瓷碗(金碗不会让人去抢的),至于有没有饭,未来谁给,能给或愿意多少,甚至碗会不会被砸,可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含蓄一点讲,我们的饭碗和乞丐的又有何不同?
谁都知道,只有永远苦逼的Employee(雇员),没有永远善良的Employer(雇主)。
因为没有“永远”,所以一切都变成了快餐。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颠覆式创新渗透了所有行业的同时,也刺痛了所有像你我85后一样的心。当扎克伯格写下女儿那份改变未来人类世界的承诺之时,我们可能还要为了下半年的房租而焦头烂额。好几年过去了,我们创造的价值去哪了?我们的梦想还在吗?
现实的打压重重,却仍然对未来有所希冀。拿我自己来说,看一看名人传记和励志电影,转几篇令人热血沸腾的鸡汤狗血短小爆文,去思考一些不着边际的宏观问题,然后激情消退,然后......然并卵(PS:然而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直到此刻,自己吃着的快餐,还是人家做好后吃剩下的,连碗都没有。
2.反思:职场“痛”、“痒”---崇高理想VS赤裸现实(以教培行业为例)
几年前以离职教师身份踏进这个行业,怀着去体制后重归教育本质的愿景,认真描绘和实践着个性化教育的职责使命,并获得应有的荣誉感和匹配的收入。课外机构大街小巷多如牛毛,新东方、学而思、学大甚至能赴美上市,正是对公立学校僵化体制的无声嘲讽。那时候以为在机构上下班,挂着工牌的人都是真正懂得教育、热爱教育的人,就像我称呼他们一样,是真正的××老师。
然而我忘记了这个社会真正的老师,并没有随意称呼中那么多。“老师”在称呼中的意思,应该和老一辈们的“师傅”差不多,用于不熟悉但又要有所接触必要的人,不叫老师?好像不知叫什么。同处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都是周末和平时的晚上居多,“老师”的长处,可能只是比“小姐”、“公主”、“靓仔”好听点,给人一股凛然正气之假象。但机构老师应该感同身受,同样是吃青春饭的,却远不如人家轻松和风光:傍到大款机遇为零,白天酒吧歇业,我们还要在青灯之下苦逼备课,手写着苍白的条条框框,还要承担着各种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耳提面命......我突然理解和很多小同事考编制进学校的行为了:虽然监狱规矩也不少,但考进去至少资历尊严、社会认可还是能混出来的。
是什么让我们教师的地位如此尴尬?是利益驱动,吸引了太多投机商人而非企业家参与到这项严肃的事业中,导致乱象更迭,人心不稳;是管理陈旧,约束和剥离了每一位潜力无限的有志青年的创造力。我厌恶招聘、员工、雇主这些工业时代的词汇,在事业的平台上,只有学习、创造和分享。既然我们看中了彼此的实力和潜力,双向选择了彼此,未来就不该是那些貌合神离的酒后豪言和激情壮语,而是从不停歇的创造和多样化的分享。我们可以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却不能容忍它在未来里,仍要强迫我们接受。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是迫不得已做出的,太多人为或体制机制的桎梏,束缚着我们向梦想前行,很多工作的问题与缺陷,不是不能去弥补、改进,而是我们的身份,现实的格局,让我们没有话语权去改变别人桌上的菜谱。
但不必纠结于此。供给侧一方,充满漏洞的战略、决策、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的“痛点”;需求侧一方,充满消费者渴望而不满足的性价比、体验度、产品设计、质量服务、价值认同的“痒点”,正是需要我们去反省思考和改变的大好机遇。当从业者的剥夺感超过获得感的时候,就是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我们即将迎来分享经济时代,身处共享经济时代的每个人的潜力将得到最大解放,才华不再被蒙蔽,知识不再被私有,格局正在重构之中。
3.路径:格局重构---冷静思考与模式创新
创造力往往源于压力。在充斥着种种不合理现象的生存环境中,停止抱怨,冷静思考,寻求改变,这是创新精神;如何从理想蓝图到付诸实践,与现实的种种的对抗或妥协,自我否定和二次迸发,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关心和应该做的事情。
我热切期待和你探讨以下话题,先给出我的观点:
3.1需要面对和改变的,是增量市场(蓝海)还是存量市场(红海)?
增量市场是新事物、新行业,最大优势是没有对手,最大缺点是没有人教你怎么做,全靠自己走。增量市场谓之蓝海,意即魅力无限,大有可为,但难度系数高,如果从存量市场入手,取得经验后,再尝试上下游的模式创新更加靠谱,毕竟功底扎实的人才能学得更快。
存量市场被称为红海,是竞争激烈的现有模式。往往是行业巨头横扫一级市场,地方豪强垄断二级市场,留给创业者的只有零碎的散户消费者。但船小好调头,从行业巨头的身上学到优点,同时找到他的命门和痛点,是存量市场的唯一机会。下面以部分K12行业代表为例分析:
存量市场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分割已经基本成熟,但也存在不少缺陷,而且K12市场高度分散、标准化难统一的特点,也给今后新业态较多的机会。可以着眼于他们的缺点集中发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机制体制,或许会分得一杯羹。
3.2除了理想信念,我们能赢得对手,获得信任,具备什么?欠缺什么?
市场型机构(学大模式)的优势在于商业营销和市场公关。创始人大多是咨询/市场出身或跨界商人,对市场的嗅觉敏感,市场策略灵活多样。但这种业态的后期服务质量和管理运营支撑会出现不少问题,利益气息浓郁,人才流失会比较严重。
服务型机构(大众模式)的优势在师资、口碑和维护服务。创始人多是管理/教师/助教出身,借助名师效应和专注托管,会赢得周边家长认可和口碑传播,比较适合市场和研发能力一般的机构。这种类型数量众多,但师资稳定性一般,行业竞争也会比较激烈。
教研型机构(学而思模式)的优势在教材研发和教学可控性。创始人多是教师/教研/编辑出身,深知优秀师资的流动性弊端,因此借助完善的教育教研体系进行规避,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弱化教师的个性特征,突出产品方案整体概念和技术服务优势。这种企业因投入的研发成本高、技术门槛高而较为少见,但未来后劲十足,融资潜力较大。
理想的企业模式是兼具三种类型的特征,但初创企业应根据已有优势劣势进行选择和路径设计。
3.3、面对事业伙伴,如何产生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消除现有的剥夺感?
从不完美到追求完美的过程,是我们的使命。而人是完成使命的载体。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决定了社会地位。而平台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作为凝聚、提升人才(而非束缚人才)的地方,实现更有效率的“创造-分享”。只有平等型、学习型、轻型化、协作化、扁平化的云组织模式才能顺应未来。“业绩分成+股权激励”将逐步取代冰冷的职级工资,因为更能直观地体现人的能力和所匹配的价值,每一位事业伙伴将时刻感受到自己手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