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紧“三条线” 涵养好家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作为国家肌体的细胞,家风蔚然,则国风浩荡。党员干部当率先垂范,重视家风建设,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把好思想红线,涵养“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古往今来,无数古圣先贤,他们秉持“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的信念,心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不朽诗篇。他们的事例启示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员干部要在家风中传承爱国精神,重言传、重身教,引导家庭成员了解党和国家历史,崇尚先烈、尊重英雄,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守住道德底线,传承“立身处世”的为人智慧。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根基。我们党评价和选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党员干部要秉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逊态度,把修身立德和立身干事紧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上拒绝不良风气,在精神上建立德行之“堤坝”。要作好表率、以身示范,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家庭成员成为有德“君子”。
筑牢纪律防线,弘扬“公正廉洁”的清正作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严明的纪律保障。党员干部要弘扬清正廉洁“传家宝”,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善养勤俭质朴、清正不阿之气,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以自身行动为家人树立清正廉洁的标杆,营造风清气正、崇俭抑奢的家庭环境,让清廉家风薪火相传。